
【化】 perlatolic acid
【醫】 assortment
【化】 nivalic acid; usnic acid; usninic acid
【醫】 usnic acid
配列地衣酸(英文對應詞通常為Protolichesterinic acid)是地衣(Lichen)中天然存在的一種有機酸,屬于單環脂肪酸類化合物(monocyclic fatty acid)。其核心含義與特性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化學本質與結構
配列地衣酸是一種具有特定環狀結構的羧酸。其化學名稱為(R)-2-羟基-4-[(1R)-1-羟乙基]-環庚-2-烯-1-酮。其分子結構包含一個七元環(環庚烷),環上帶有羟基(-OH)、羰基(C=O)以及一個羟乙基側鍊。其分子式為 $mathrm{C{10}H{14}O_4}$。該結構特征使其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生物活性 。
生物來源與分布
配列地衣酸主要作為次生代謝産物存在于多種地衣物種中,尤其常見于石蕊科(Cladoniaceae)和梅衣科(Parmeliaceae)的地衣中。例如,在雀石蕊(Cladonia stellaris)、石梅衣(Dermatocarpon miniatum)等物種中已被檢測和分離出來。地衣是真菌與藻類或藍細菌形成的共生體,其産生的這類化合物具有生态適應性功能,如抵禦微生物侵害或紫外線輻射。
生物活性與應用價值
配列地衣酸因其化學結構而表現出顯著的抗菌(antibacterial)和抗真菌(antifungal)活性。研究表明它對多種革蘭氏陽性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某些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它也被發現具有一定的抗炎(anti-inflammatory) 和細胞毒性(cytotoxic) 潛力,提示其在藥物研發領域(如抗菌劑、抗癌先導化合物)的可能價值。其活性機制可能與幹擾微生物細胞膜功能或特定酶活性有關。
配列地衣酸(Protolichesterinic acid)是地衣共生體産生的一種特征性環狀脂肪酸,化學結構明确($mathrm{C{10}H{14}O_4}$),主要分布于石蕊科等地衣中,并具有顯著的抗菌、抗真菌等生物活性,是天然産物化學和藥物研究關注的對象之一。
來源參考:
配列地衣酸(Perlatolic acid)是一種天然有機化合物,主要從地衣類生物中提取。以下是綜合搜索結果的關鍵信息解釋:
基本定義與化學性質
配列地衣酸的英文名稱為perlatolic acid。其衍生物如“2'-O-甲基配列地衣酸”的分子式為C₂₆H₃₄O₇,分子量約為458.544,密度1.2±0.1 g/cm³,沸點608.3±55.0°C(标準大氣壓下)。這類化合物可能屬于二萜類或酚酸類結構,但具體核心結構需進一步文獻支持。
相關物質區分
需注意與地衣酸(Usnic acid)的區别:後者英文為 usnic acid,分子式C₁₈H₁₆O₇,常用于化妝品和藥品中,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兩者名稱相似但化學結構不同。
應用與研究
目前公開資料中關于配列地衣酸的具體應用較少,但同類地衣提取物多用于醫藥和日化領域。其衍生物(如甲基化形式)可能作為研究中間體或特定生物活性成分。
語言與翻譯
在法語中,相關詞彙為 acide usnique(地衣酸),但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具體化合物。
建議通過專業化學數據庫(如SciFinder)或文獻進一步查詢其生物活性及合成路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