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tetramethrin
胺菊酯(Tetramethri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拟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廣泛應用于家庭衛生害蟲防治領域。其名稱由中文“胺菊酯”與英文“Tetramethrin”構成,屬于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低毒衛生殺蟲劑類别。以下從多維度解析該詞條:
1. 化學結構與性質
胺菊酯的化學式為$text{C}{19}text{H}{25}text{NO}_{4}$,分子量為331.4 g/mol。其分子結構含有一個環丙烷環和氰基基團,賦予其高效擊倒害蟲的特性。該化合物在常溫下為白色晶體,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機溶劑。
2. 應用場景與作用機制
主要用于殺滅蚊、蠅等雙翅目昆蟲,常見于電熱蚊香片、氣霧劑等家用産品。其作用機制為幹擾昆蟲神經系統鈉離子通道,導緻持續神經興奮而死亡。實驗數據顯示,其對蚊蠅的擊倒速率比天然除蟲菊素快3-4倍。
3. 安全性與規範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評估,胺菊酯對哺乳動物毒性較低(大鼠急性經口LD50>5,000 mg/kg),但需避免直接接觸眼睛或長期吸入。中國國家标準GB/T 18419-2017規定了其在衛生殺蟲劑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4. 環境行為與降解
在環境中主要通過光解和生物降解代謝為無毒産物,半衰期約1-3天。研究顯示其對水生生物具有中等毒性,因此歐盟REACH法規要求含該成分的産品需标注水生環境風險提示。
胺菊酯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拟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說明:
1. 基本性質
胺菊酯(Tetramethrin)為白色結晶固體,熔點65-80°C,具有類似天然除蟲菊的氣味。其分子式為C₁₉H₂₅NO₄,分子量約331.4。商業産品通常為混合立體異構體,化學結構包含環丙烷羧酸酯基團。
2. 作用機制與用途
通過幹擾昆蟲的神經中樞系統發揮觸殺作用,擊倒速度快,尤其對蚊、蠅、蟑螂等衛生害蟲有效。但對蟑螂的緻死效果較弱,需與氯菊酯、DDVP等其他殺蟲劑複配使用,常見于氣霧劑、乳劑等劑型。
3. 安全性
雖然對哺乳動物毒性較低,但過量吸入可能引起頭暈、惡心、咳嗽等症狀。使用後需及時通風,避免長期接觸。因其在高溫和堿性環境中易分解,儲存時需注意環境條件。
4. 其他名稱與生産
别名包括酞菊酯、噴殺克、四甲菊酯等。中國主要生産地集中在廣東、湖北等地,原料藥純度可達95%以上。
提示:如需具體合成方法或毒理學數據,可參考化工企業技術文檔(如、8)。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