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rotula
【醫】 disco-
follicle
【醫】 apophyses; apophysis; catapophysis; true apophysis
盤狀骨突(Discoid Eminence)是解剖學中描述骨骼特定形态的專業術語,指骨骼表面呈圓盤狀或碟狀的隆起結構。這類結構通常位于關節附近,通過增大接觸面積或形成滑車機制,起到穩定關節、引導運動方向或增強肌腱附着的作用。
形态特征
盤狀骨突呈扁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常見于腕關節、踝關節等部位。例如桡骨遠端的尺骨切迹(sigmoid notch)即具有盤狀特征,與尺骨頭構成桡尺遠側關節,參與前臂旋轉運動 。
生物力學作用
作為滑車或導軌結構,盤狀骨突能限制關節脫位并減少摩擦。距骨滑車(trochlea of talus)是典型代表,其凸起的盤狀面與胫骨下端形成踝關節,承受體重并實現足部背屈/跖屈 。
部分人群的盤狀骨突可能存在變異,如盤狀半月闆(discoid meniscus)。這種先天性畸形多見于膝關節外側半月闆,表現為半月闆失去新月形而呈盤狀,易導緻關節彈響和撕裂風險增加 。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接鍊接,來源名稱可檢索驗證)
“盤狀骨突”這一表述并非标準醫學術語,但可以結合“盤狀”和“骨突”的字面含義及相關醫學知識進行解釋:
盤狀
指形狀類似圓盤的結構。在醫學中,椎間盤(位于相鄰腰椎間的纖維軟骨組織)即呈現扁圓形盤狀結構,具有緩沖壓力的功能。
骨突
指骨骼局部向外突出的部分,例如距骨、跟骨或顴骨等部位的骨性隆起。在骨科中,也可能代指因疾病(如骨質增生)形成的異常骨性突起。
綜合解釋
“盤狀骨突”可能指代以下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注意:若用戶實際想了解的是“椎間盤突出”,建議使用規範術語以避免歧義。其典型症狀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嚴重時可影響大小便功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