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生存款英文解釋翻譯、派生存款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derivative deposit
相關詞條:
1.depositcreation 2.createddeposit 3.riveddeposits
分詞翻譯:
派的英語翻譯:
appoint; clique; dispatch; faction; group; pie; school; send; style
【經】 appointment
生的英語翻譯:
accrue; crude; rawness; unripe; give birth to; grow; living; procreate
student
【醫】 bio-
存款的英語翻譯:
deposit; fund; saving
【經】 deposit; money deposited
專業解析
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
派生存款是商業銀行體系通過信用活動(主要是發放貸款)創造出的存款貨币,區别于客戶直接存入的原始存款(Original Deposit)。其核心機制在于部分準備金制度:銀行隻需将存款的一部分作為法定準備金存入中央銀行,剩餘資金可繼續用于放貸。當貸款發放後,借款人通常将資金存入銀行體系,形成新的存款,這一過程循環往複,使得初始存款被多倍放大。
關鍵特征與機制
-
信用創造基礎
派生存款源于商業銀行的貸款行為。例如,企業A将100萬元存入銀行甲(原始存款),若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0%,銀行甲留存10萬元後,将90萬元貸給企業B;企業B将90萬元存入銀行乙,銀行乙再留存9萬元準備金後貸出81萬元……如此循環,最終銀行體系的總存款量可達:
$$
text{總存款} = text{原始存款} times frac{1}{text{準備金率}}
$$
本例中總存款理論最大值為1000萬元(100萬/10%),其中900萬元為派生存款。
-
貨币乘數效應
派生存款的擴張能力受貨币乘數(Money Multiplier)制約,公式為:
$$
m = frac{1}{r_d + c + e + r_r}
$$
其中 ( r_d ) 為法定準備金率,( c ) 為現金漏損率(客戶提取現金),( e ) 為超額準備金率,( r_r ) 為定期存款準備金率。準備金率越高或現金漏損越多,派生存款規模越小。
-
與原始存款的區别
- 原始存款:基礎貨币的一部分,來源于央行投放或客戶存入的現金/存款。
- 派生存款:由銀行資産端(貸款)擴張被動産生的負債端存款,不增加基礎貨币總量,但提升貨币供應量(M2)。
實際意義與約束
- 流動性管理:銀行需平衡準備金要求與信貸擴張,避免因過度派生存款引發流動性風險。
- 貨币政策工具:央行通過調整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控制派生存款的乘數效應,進而調節貨币供應。
參考來源:
- 中國人民銀行《貨币銀行學》教材(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章節)
- 弗雷德裡克·米什金《貨币金融學》(第12版,貨币供給機制)
- 國際清算銀行(BIS)報告《Monetary and Economic Department》
- 中國銀行業協會《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管理實踐》
網絡擴展解釋
派生存款是商業銀行通過貸款、投資等業務創造的新增存款,屬于現代銀行信用擴張的核心機制。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
派生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在吸收原始存款後,通過發放貸款、辦理貼現或購買證券等業務,由借款人将資金重新存入銀行系統而形成的新增存款。它本質上是原始存款通過銀行信用活動派生的結果,表現為銀行資産負債表中的負債增加。
二、産生條件
- 原始存款基礎:銀行需先吸收客戶的初始存款(即原始存款);
- 部分準備金制度:銀行僅保留部分存款作為準備金(如法定準備金率),剩餘資金用于放貸;
- 非現金結算普及:借款人獲得的貸款以轉賬形式存入其他賬戶,而非直接提取現金。
三、産生過程
以具體案例說明:
- 銀行A吸收100萬元原始存款,按10%準備金率保留10萬元;
- 将90萬元貸給企業甲,企業甲将資金存入銀行B;
- 銀行B再保留9萬元準備金,将81萬元貸給企業乙;
- 循環往複,最終銀行體系存款總量為:$100+90+81+...=100 times frac{1}{0.1}=1000$萬元(貨币乘數公式:$text{存款總量}=frac{text{原始存款}}{text{準備金率}}$)。
四、經濟意義
派生存款機制使商業銀行能夠通過信用活動創造貨币,直接影響經濟中的貨币供應量。例如,當準備金率下降時,貨币乘數增大,派生存款規模擴大,從而刺激市場流動性。
注:公式推導基于簡化模型,實際中還需考慮現金漏損、超額準備金等因素。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