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
carbon
【化】 carbon
【醫】 C; carbon; carboneum
【化】 chemical symbol
碳(Carbon)的化學符號為“C”,源自拉丁語“Carbonium”,詞根“carbo”意為“煤”或“燃燒後的殘留物”,反映了碳在自然界中與燃料和有機物質的緊密聯繫。作為元素周期表中第6號原子,碳位于第二周期IVA族,原子結構包含6個質子、6個中子(常見同位素碳-12)及6個電子,其電子排布為1s² 2s² 2p²,賦予碳獨特的成鍵特性,可形成單質(如石墨、金剛石)與數百萬種有機化合物。
在漢英詞典中,“碳”對應英文“carbon”,《牛津英語詞典》定義其為“非金屬元素,構成生命體及多數有機化合物的基礎”。碳的同位素碳-14(¹⁴C)因半衰期約5730年,被廣泛應用于考古學與地質學的放射性測年技術,這一方法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Willard Libby于1949年提出。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指出,碳的标準原子量為12.011,其多樣性同素異形體(如石墨烯、富勒烯)對材料科學和納米技術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
碳的化學符號是C,來源于拉丁文"Carbonium"(意為“煤”或“炭”)。以下是關于碳的詳細解釋:
基本性質
碳是元素周期表中第6號元素,原子序數為6,位于第二周期IVA族。其原子核包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常見同位素為碳-12),外圍有6個電子,電子排布為 (1s 2s 2p)。
符號來源
“C”源自拉丁語Carbonium,反映了碳在自然界中常以煤炭、木炭等形式存在。這一命名由18世紀化學家拉瓦錫等人确立。
同素異形體
碳的單質形式多樣,包括:
化學意義
碳是生命的基礎元素,構成有機物的骨架。它能形成4個共價鍵,具有獨特的成鍵能力(如單鍵、雙鍵、三鍵),支撐了數百萬種有機化合物的存在。
應用領域
碳材料廣泛應用于工業(如鋼鐵冶煉)、科技(半導體、電池)、環保(吸附劑)及生物醫學(藥物載體)等領域。
若需進一步了解碳的同位素(如碳-14用于年代測定)或具體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甲烷),可參考化學教材或權威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