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olar
embryo; fetus; padding; tyre
【醫】 fetus; foetus
lump; agglomeration; clump; dollop; loaf
【計】 B; block
【醫】 block; lump; mass; massa
"胎塊的"是一個醫學術語,在漢英醫學詞典中對應"molar pregnancy"或"hydatidiform mole",特指妊娠期間胚胎異常發育形成的異常胎盤組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妊娠相關疾病的分類,該病理狀态可分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兩種類型。
在病理學層面,胎塊的形成與染色體異常直接相關:完全性葡萄胎由父源單倍體重複形成(46,XX或46,XY),而部分性葡萄胎則表現為三倍體(69,XXX或69,XXY)。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臨床研究顯示,亞洲女性的發病率比歐美人群高2-3倍。
典型臨床表現包括:
診斷依據包括超聲檢查中的"落雪征"和血清學檢測。根據《中華婦産科學》診療指南,确診後需及時行清宮術,術後需持續監測hCG水平6-12個月。約20%的完全性葡萄胎可能發展為妊娠滋養細胞腫瘤,此時需進行化療幹預。
預防措施建議參考美國婦産科醫師學會(ACOG)指南:有葡萄胎病史者再次妊娠前應進行遺傳咨詢,妊娠早期建議進行超聲和hCG聯合監測。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規範治療後患者再次正常妊娠的成功率可達80%以上。
“胎塊”是醫學中與妊娠相關的術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需結合具體情況理解:
胎塊通常指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組織形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常見于妊娠滋養細胞疾病,包括:
“胎塊”一詞需結合具體醫學場景理解,既可能是胚胎正常發育的标志,也可能指向病理情況。建議孕婦定期産檢,通過超聲和觸診動态監測胎塊變化。更多專業信息可參考家庭醫生線上或婦産科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