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psule
太空艙(Space Capsule)是載人航天器的核心密封艙體,專為宇航員在太空環境中生存和工作設計。根據《牛津漢英科技大詞典》定義,該術語對應英文"space capsule",指具備獨立生命支持系統、能承受大氣層再入高溫的返回式航天器模塊。
從結構特征分析,标準太空艙包含三層保護殼體:外層耐高溫燒蝕材料(如酚醛樹脂)、中間隔熱層、内層鋁合金承壓結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開資料顯示,神舟飛船返回艙直徑2.5米,配備16台姿控發動機,可保障6名航天員24小時生存需求。
功能維度上,美國NASA技術标準文件闡明太空艙需實現三大核心功能:①維持1個标準大氣壓的密閉生态系統 ②抵禦±200℃溫差 ③提供至少30天應急維生資源。典型應用包括聯盟號飛船的返回艙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艙段。
在航天工程實踐中,該術語特指可重複使用的載人艙體。根據歐洲航天局《航天器術語手冊》,現代太空艙已發展出第三代技術标準,配備智能化環境控制系統和新型碳碳複合材料防熱罩,再入大氣層時表面溫度可達1600℃。
“太空艙”是一個多義詞,根據應用場景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指航天器中供宇航員工作、生活的密封艙體,又稱“軌道艙”。
指模仿航天環境設計的設備或設施,常見兩類:
詞典定義中強調其為“密閉加壓的飛行器,適合人員或動物進行太空飛行”()。需注意區分具體語境下的含義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