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損贈盈餘英文解釋翻譯、損贈盈餘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surplus from donations

分詞翻譯:

損的英語翻譯:

caustic; damage; decrease; harm; lose; mean

贈的英語翻譯:

present

盈餘的英語翻譯:

profit; surplus
【經】 earnings; rest; surplus; surpluses

專業解析

在會計和財務領域,"損贈盈餘"這一表述可能存在用詞偏差,更準确且常用的中文術語是捐贈盈餘或捐贈基金盈餘。其對應的英文術語通常為Donated Surplus 或Contributed Surplus。以下是基于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概念

  1. 捐贈盈餘 (Donated Surplus)

    指企業接受外部捐贈(如現金、資産、股權等)時,超出其注冊資本或股本的部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33號),企業接受捐贈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屬于所有者權益範疇,計入資本公積項下的"捐贈公積"或"其他資本公積"子目。該部分盈餘并非企業經營所得,而是無償獲取的資本性投入。

  2. 會計處理依據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財會〔2006〕3號)及國際會計準則IAS 20《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非政府主體的捐贈參照政府補助原則處理:

    • 貨币性捐贈按實際收到金額入賬;
    • 非貨币性捐贈按公允價值計量;
    • 最終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而非當期損益。

二、權威來源與實務應用

  1. 中國財政部會計準則

    明确規定企業接受非控股股東捐贈應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體現為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參考《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5號》第二條)。該處理方式避免了虛增利潤,确保財務報表真實反映權益結構。

  2.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IASB《概念框架》将捐贈歸類為"與所有者之間的交易",直接增加權益(參考IFRS Foundation: Conceptual Framework Chapter 4.68)。典型案例包括企業接受土地捐贈、設備捐贈或債務豁免等。

三、典型場景與報表列示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
  2.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3.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損贈盈餘”這一表述,可能存在用詞混淆或筆誤。以下分别解釋相關概念,并分析可能的組合含義:

一、關于“盈餘”

定義:盈餘指收入超過支出的部分,是衡量企業或個人財務狀況的核心指标。
核心要點:

  1. 財務意義:反映企業盈利能力,計算公式為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2. 用途:可用于擴大生産、研發、股東分紅等。
  3. 分類: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淨利潤等層次。

二、關于“損贈”

可能存在的混淆:

  1. “損”的含義:通常指減少或損失(如“虧損”),而非“捐贈”。
  2. 正确表述:若指無償贈送財物,應為“捐贈”,即出于公益目的的無償轉讓行為。

三、組合分析

“損贈盈餘”并非标準財務術語,可能為以下兩種情況的誤寫:

  1. 捐贈與盈餘的關系:企業捐贈屬于支出項,會減少當期盈餘。例如,若企業将盈餘部分用于公益捐贈,需在利潤表中體現為費用。
  2. 可能的筆誤:若原意為“損益盈餘”,則涉及企業利潤核算,需結合收入、成本、捐贈等多項因素綜合分析。

四、建議

  1. 若需分析企業財務,建議使用标準術語如“淨利潤”“捐贈支出”等。
  2. 對非專業表述,需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确認含義。

如需更詳細財務指标解釋,可參考權威會計資料或財務報表準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