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cid bottom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醫】 acidum
【化】 furnace bottom; furnace floor; furnace hearth
酸性爐底(Acidic Hearth)是冶金工業中煉鋼爐的關鍵結構部件,指采用矽質耐火材料(如石英砂、矽磚)砌築的爐體内襯基底。該結構具有以下特性:
化學屬性
爐底材料中二氧化矽(SiO₂)含量超過93%,在高溫下與堿性氧化物(如CaO、MgO)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矽酸鹽熔渣。這種酸性環境限制了爐料中磷、硫等雜質的去除效率,因此多用于處理低磷鐵水的冶煉工藝。
工程應用
主要應用于托馬斯轉爐(Thomas Converter)和酸性平爐,適用于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的貝塞麥煉鋼法(Bessemer Process)。其耐高溫性能可達1600-1650℃,但抗熱震性低于現代堿性爐襯材料(來源:《冶金材料工程手冊》第二版,中國冶金出版社)。
工藝局限
酸性爐底環境會導緻鋼液中殘留0.06-0.08%的磷含量,無法滿足現代高強鋼的純淨度要求。隨着堿性氧氣煉鋼法(BOF)的普及,該技術已逐步被鎂碳質耐火材料取代(來源:國際耐火材料協會技術白皮書)。
關于“酸性爐底”這一術語,在現有的公開資料中未找到直接對應的權威解釋。但結合“爐底”的基本含義及工業領域的常規用法,可進行以下合理推測:
由于現有資料中未明确提及“酸性爐底”的專業定義,建議結合具體行業背景或查閱冶金、材料學專業文獻進一步确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