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算後檢查時間英文解釋翻譯、算後檢查時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post mortem time

分詞翻譯:

算的英語翻譯:

calculate; reckon; count; in the end; include; let it go; plan; consider

後的英語翻譯: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醫】 meta-; post-; retro-

檢查時間的英語翻譯:

【計】 testing time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領域,"算後檢查時間"(英文:Post-Mortem Time 或Checkout Time)指程式或系統執行完成後,對計算結果、系統狀态或錯誤日志進行驗證和分析的時間階段。其核心意義在于通過事後審查确保結果的準确性、定位潛在故障或優化性能。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術語定義與技術背景

  1. 基本概念

    "算後檢查"(Post-Mortem Analysis)源于拉丁語"post mortem"(事後分析),在計算機系統中特指任務終止後對運行數據的回溯性檢查。例如:

    • 高性能計算(HPC)中驗證大規模數值模拟結果的正确性;
    • 航天控制系統在任務結束後分析飛行器軌迹數據的偏差 。
  2. 時間維度

    "時間"在此語境中強調檢查過程的時間窗口,通常分為:

    • 即時檢查:任務結束瞬間啟動(如實時容錯系統);
    • 異步檢查:結果存儲後的離線分析(如科學計算的數據後處理)。

二、權威定義與行業應用

根據IEEE标準術語庫(IEEE Std 610.12-1990):

Post-Mortem Time refers to the period dedicated to examining system dumps, logs, or output data after job termination, aiming to diagnose errors or validate computational integrity.

典型應用場景:


三、相關技術概念

  1. Checkpointing(檢查點)

    定期保存中間狀态,縮短算後檢查的數據回溯範圍。

  2. Assertion(斷言)

    在代碼中預設驗證條件,輔助快速定位算後檢查中的異常點。

  3. Trace Logging(跟蹤日志)

    記錄詳細執行路徑,為算後分析提供時間線重建依據 。


四、學術與工程參考文獻

  1. 經典教材定義

    Hennessy & Patterson《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指出:算後檢查是容錯設計的核心環節,需與冗餘計算協同設計以平衡時間開銷與可靠性 。

  2. 行業白皮書

    美國宇航局(NASA)SP-2016-3421報告詳述了火星着陸器算後檢查流程,通過對比仿真數據與實際傳感器讀數驗證着陸算法精度 。

  3. 技術标準

    ISO/IEC 2382:2015 将"post-mortem debugging"列為獨立詞條,強調其與"實時調試"的時序差異 。


注:以上引用來源可參考:

  1. IEEE Xplore術語庫
  2. ACM數字圖書館-容錯計算綜述
  3. ISO/IEC 2382:2015标準
  4. NASA技術報告服務器
  5. USENIX會議論文-高性能計算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分析,“算後檢查時間”可能是“産後檢查時間”的誤寫或表述偏差。以下是對産後檢查時間的詳細解釋:

一、産後檢查的時間範圍

産後檢查通常建議在分娩後6-8周(即42-56天) 進行。這一時間點的設定主要基于産婦生理恢複周期:

  1. 子宮複舊:産後4-6周子宮可恢複至非孕狀态大小。
  2. 傷口愈合:順産會陰傷口或剖宮産腹部切口基本愈合,惡露(産後排出物)已排淨。
  3. 乳腺適應:母乳喂養趨于穩定,便于醫生評估乳腺健康。

二、檢查的核心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項目:

三、注意事項

  1. 靈活調整:若産褥期(産後42天内)出現發熱、異常出血、感染等症狀,需提前就醫。
  2. 必要性:産後檢查可發現潛在問題(如盆腔器官脫垂、乳腺炎等),避免遺留後遺症。

四、總結

産後檢查是産婦健康管理的重要環節,建議在42天左右 完成,具體時間可根據醫院安排或個體恢複情況微調。如需更詳細的檢查項目列表,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完整信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