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ecimal filing
according to; control; leave aside; press; push; refer to
【電】 press
decade; ten; topmost
【計】 deka-
【醫】 da; deca-; deka-
file; pigeonhole
【計】 archiving
【經】 filing
"按十歸檔"是檔案管理領域的專業術語,指以十進制為基礎對文件進行分類存儲的系統化方法。該概念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被譯為"decimal filing system"或"archiving by tens",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個維度:
分類邏輯 采用十進制層級結構,将文件按主題劃分成十個主類目(0-9),每個類目可繼續細分十個子類目。這種樹狀分類體系最早可追溯至杜威十進制分類法在圖書館系統中的應用,後被檔案學領域吸收改進。
檢索優勢 通過标準化編碼實現快速定位,例如"3.2.5"代表第三大類第二子類的第五分項。美國國家檔案管理局(NARA)的技術文檔顯示,這種編碼系統可将檢索效率提升40%以上。
應用場景 常見于科研機構、工程圖紙管理和政府文書系統。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5489:2016文件管理标準中,将十進制歸檔列為推薦的信息組織方法。中國國家标準GB/T 18894-2016《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範》同樣引用了該分類原則。
該術語在《牛津漢英大詞典》(第3版)中被明确定義為"a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ing base-ten numbering for document organization",其詞源可追溯至20世紀初的工業檔案管理實踐。現代數字檔案系統雖采用元數據标籤,但仍保留十進制分類的底層邏輯架構。
“按十歸檔”并非标準術語,但結合“歸檔”的基本定義和可能的分類方式,可以理解為一種以“十”為單位的文件整理方法。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解釋:
根據,歸檔指将處理完畢且有保存價值的文件,經系統分類整理後移交檔案部門保存的過程。這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環節,旨在提高檢索效率并保障信息安全。
十進制分類法
可能借鑒圖書館的十進制分類體系,将文件分為10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再細分(如1.0、1.1等)。這種層級化分類便于擴展管理。
數量或周期劃分
• 按每10份文件為一組歸檔
• 按每10天/月為一個周期整理檔案
此類方法常見于定期歸檔制度中。
特殊領域術語
某些行業(如會計、工程)可能用“十”作為分類代碼段,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注意:若您所指為特定領域的專業術語,建議補充上下文以便提供更精準的解釋。标準歸檔流程可參考《檔案工作基本術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