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iquor scarpae; Scarpa's fluid; Scarpa's liquor
斯卡帕氏液(Scarpa's fluid)是人體内耳膜迷路中的外淋巴液,由意大利解剖學家安東尼奧·斯卡帕(Antonio Scarpa)于18世紀首次系統描述。該液體位于骨迷路與膜迷路之間的腔隙内,主要成分為鈉離子、氯離子及微量蛋白質,其電解質濃度與腦脊液相似,具有維持内耳結構穩定性、傳遞聲波振動和保護毛細胞的功能。
在解剖學領域,斯卡帕氏液常與鄰近的膜迷路内淋巴液進行對比研究。外淋巴液通過耳蝸導水管與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相通,這一結構特征為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的病理機制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現代耳科學中,外淋巴液成分分析已成為診斷内耳瘘管和迷路炎的關鍵指标之一。
權威醫學詞典如《道蘭氏圖解醫學詞典》(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和《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均收錄了該術語的詳細解釋。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的MeSH主題詞庫将其歸類為"耳蝸液體/生理學"研究範疇。
斯卡帕氏液(Scarpa's fluid)是解剖學中與内耳結構相關的專業術語,其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斯卡帕氏液指内耳膜迷路中的液體,即内淋巴(endolymph)。它存在于耳蝸、前庭和半規管等結構中,與維持聽覺和平衡功能密切相關。
功能與特性
内淋巴富含鉀離子,其流動會刺激毛細胞産生神經信號,從而傳遞聲音和頭部位置信息。與外淋巴(存在于骨迷路中的液體)不同,内淋巴的離子濃度差異對聽覺傳導至關重要。
命名來源
該術語以意大利解剖學家安東尼奧·斯卡帕(Antonio Scarpa,1752-1832)命名。他在内耳和神經系統研究領域有重要貢獻,因此多個解剖結構(如Scarpa神經節)以他命名。
臨床應用
内淋巴異常可能導緻梅尼埃病(眩暈、耳鳴等症狀),相關研究常涉及斯卡帕氏液的成分或壓力變化分析。
若需進一步了解内耳生理機制,建議查閱權威解剖學文獻或耳鼻喉科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