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屬英文解釋翻譯、絲瓜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Luffa
分詞翻譯:
絲瓜的英語翻譯:
towel gourd
【醫】 Luffa cylindlrica M. Room.
屬的英語翻譯: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醫】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專業解析
絲瓜屬(學名:Luffa)是葫蘆科(Cucurbitaceae)下的一個植物屬,包含約7個已知物種,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該屬名稱源自阿拉伯語“lūf”,後經拉丁化形成國際通用學名。作為典型的藤本植物,其果實形态與功能具有雙重價值:未成熟時可作為蔬菜食用,成熟後纖維結構形成天然絲瓜絡,廣泛用于清潔或制作手工藝品。
核心特征與分類
- 形态特征: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葉片掌狀5-7裂,花單性雌雄同株,果實圓柱形或棱柱狀。其中常見物種絲瓜(Luffa cylindrica)果皮光滑,而棱角絲瓜(Luffa acutangula)果實表面具10條縱向棱脊。
- 生态習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周期約120-180天,需充足光照及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花期集中在夏季,依賴昆蟲傳粉。
- 經濟價值:嫩果含維生素C、鉀及膳食纖維,可炒食或煮湯;成熟果實纖維結構被稱為“植物海綿”,應用于廚具清潔、中藥材及環保材料領域。
學術定義與文獻溯源
根據《中國植物志》第73卷記載,絲瓜屬植物在中國有2個原生種及1個栽培變種,其分類依據包括花冠裂片形态、雄蕊結合方式等顯微特征。國際植物分類數據庫(如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将本屬歸入葫蘆科,與苦瓜屬(Momordica)、黃瓜屬(Cucumis)構成近緣類群。世界糧農組織(FAO)報告指出,印度和中國為全球絲瓜主要生産國,年産量分别占總量45%和32%。
術語對照
- 漢語:絲瓜屬(sīguā shǔ)
- 英語:Genus Luffa / Sponge gourd
- 拉丁語:Luffa Mill.
- 法語:Luffa
- 西班牙語:Estropajo
該屬的細胞學研究表明其染色體基數為x=13,與葫蘆科其他屬存在顯著遺傳差異。近年分子系統學研究通過ITS序列分析,進一步驗證了絲瓜屬的單系起源假說(文獻見《Systematic Botany》2022年刊)。
網絡擴展解釋
絲瓜屬(學名:Luffa)是葫蘆科下的一個植物屬,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分類與學名
- 絲瓜屬屬于葫蘆科,包含約6-8種植物,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常見物種包括普通絲瓜(L. cylindrica,又稱水瓜)和有棱絲瓜(L. acutangula,果具棱角)。
2.形态特征
- 植物為一年生攀援藤本,莖具棱溝,卷須分叉,葉片掌狀分裂(5-7裂),表面粗糙。
- 果實圓柱狀或長棒形,幼時肉質可食,成熟後内部形成網狀纖維(絲瓜絡),可用于清潔或入藥。
3.分布與生長習性
- 原産于亞洲熱帶(如印度),現廣泛栽培于全球溫帶和熱帶地區。中國南北普遍種植,雲南有野生種。
- 喜溫暖濕潤環境,耐高溫但怕幹旱,適應性強,需充足光照。
4.用途與經濟價值
- 食用:嫩果富含營養,是常見蔬菜,如華南的“青皮綠瓜”和台灣的“竹竿”品種。
- 藥用與工業:成熟果實的纖維(絲瓜絡)可入藥(通經活絡、利尿消腫),亦用于制作清潔工具。
5.栽培種分類
- 普通絲瓜:果皮光滑,多縱紋,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
- 有棱絲瓜:果具9-11棱,主産華南,生長期較短。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品種或栽培技術,可參考來源、4、8、9的完整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