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umerical coding system
【計】 digital coding; figure code; numeric coding; numerical coding
institution; system
【醫】 regime; regimen; system
【經】 system
數字編碼制度(Digital Coding System)是一種通過特定規則将信息轉化為數字序列的标準化體系。該制度在信息技術、數據管理及跨語言交流中具有基礎性作用。以下從漢英詞典視角分層次解析其核心内涵:
定義與結構
數字編碼制度指采用數值組合(如ASCII、Unicode)對文字、符號或實體進行唯一标識的規範體系。漢語中常表述為“數字編碼系統”(shùzì biānmǎ xìtǒng),英文對應術語為“digital coding scheme”或“numeric encoding system”。其核心結構包括編碼空間(如Unicode的17個平面)、碼位分配規則(如GB 18030-2022标準)及映射算法。
應用場景與功能
在跨語言信息處理中,該制度實現漢字與數字的精準映射。例如《通用規範漢字表》的8105個漢字均對應唯一Unicode碼點(如“漢”U+6C49),支撐中英文混合文本的數字化存儲。國際标準化組織ISO/IEC 10646定義了全球文字的統一編碼框架。
技術标準演進
我國現行強制性标準GB 18030-2022覆蓋7.6萬餘漢字,兼容Unicode 13.0版本。該标準被納入《信息技術 中文編碼字符集》國家标準體系,成為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規範。國際電信聯盟ITU-T E.164标準則規範了電話號碼等數字編碼應用。
行業應用案例
相關實踐案例可參考《全球數據标準化發展報告(2024)》。
數字編碼制度是系統化的編碼規則體系,主要用于将數據或指令轉換為數字形式,以便存儲、傳輸和處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數字編碼指利用數字(如0/1)和特殊字符表示信息的技術。其核心目的是将複雜數據(如文字、圖像)轉換為計算機可識别的二進制信號,并規範編碼規則以提高系統兼容性。
編碼類型 | 特點 |
---|---|
NRZ碼 | 無歸零碼,電平直接表示0/1,簡單但存在直流分量問題 |
曼徹斯特碼 | 每位中間跳變表示時鐘同步,高→低為0,低→高為1 |
AMI碼 | 交替信號反轉,用正負交替脈沖表示1,0保持零電平 |
如需了解具體行業編碼标準(如HTTP狀态碼、商品條碼),可進一步說明應用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