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color kinescope; color picture tube; color television picture
chromatically; color; variegation
【電】 chromaticity
【電】 teletube; television picture tube
彩色影像管(Color Picture Tube,簡稱CPT)是傳統陰極射線管(CRT)技術中用于顯示彩色圖像的核心組件。其原理基于電子束激發熒光粉發光,通過紅、綠、藍三原色疊加形成全彩畫面。根據電子工程領域的定義,該技術包含以下核心結構:
電子槍系統
由三組獨立電子槍(紅、綠、藍)構成,通過精确控制電子束強度調節色彩亮度。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在1953年申請的NTSC制式專利中首次規範了這一設計标準。
蔭罩闆(Shadow Mask)
穿孔金屬闆作為核心定位部件,确保電子束精準投射到對應的熒光粉點上。該技術參數直接影響色純度和分辨率,索尼特麗珑(Trinitron)改良的條形栅狀蔭罩曾顯著提升對比度。
熒光粉塗層
屏幕内壁排列着超過200萬組三色熒光粉點陣,每組直徑約0.2毫米。磷化合物受電子轟擊後發光,餘輝時間控制在微秒級以實現動态畫面連貫性。
該技術自1960年代起主導全球顯示行業,直至2000年後逐步被液晶顯示技術替代。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的技術檔案顯示,末代商用CPT産品達到1600×1200像素分辨率,最高刷新率120Hz。現存應用主要集中于專業級廣播電視校準設備和懷舊電子産品修複領域。
彩色顯像管是一種用于顯示彩色圖像的電子器件,其核心原理基于三基色(紅、綠、藍)的光學混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三基色原理
任何顔色均可通過紅、綠、藍三基色的不同比例混合實現。彩色顯像管的熒光屏上分布着數百萬個三基色熒光粉單元(如點狀或條狀排列),通過電子束激發不同熒光粉發光,最終形成彩色圖像。
電子束與蔭罩闆
三槍三束管
單槍三束管
自會聚顯像管
彩色顯像管曾主導電視顯示領域,其優勢包括高色彩飽和度、長壽命及成本可控性。但隨着液晶等技術發展,已逐步被替代,但其原理仍影響現代顯示技術。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可查閱電子工程或顯示技術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