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ES
數據加密标準(Data Encryption Standard,DES)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主導制定的對稱密鑰算法,中文直譯為"數據加密标準"。其核心原理采用64位分組加密技術,其中56位為有效密鑰長度,通過16輪Feistel網絡結構實現數據混淆與擴散(來源:NIST FIPS PUB 46标準文檔)。該算法在金融交易、通信保密等領域曾廣泛應用,例如早期的銀行磁條卡安全認證和軍事通信系統均依賴DES實現端到端加密(來源:IEEE Xplore數字圖書館)。
作為首個獲政府認證的公開加密算法,DES推動了現代密碼學标準化進程。其設計理念啟發了三重DES(3DES)等增強型算法的開發,後者通過三次加密将有效密鑰長度提升至112位(來源:RSA Laboratories加密标準白皮書)。盡管2002年AES算法被确立為新标準,DES仍在遺留系統中承擔基礎防護功能,例如部分ATM機仍采用3DES保障交易安全(來源:《密碼工程學》第三版)。
數據加密标準(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簡稱DES)是一種對稱密鑰加密算法,主要用于保護電子數據的機密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DES是1977年由IBM開發、美國國家标準局(現NIST)正式采用的加密标準。它屬于對稱加密算法,即加密與解密使用同一密鑰,通過固定長度的分組(64位)對數據進行處理。
DES因密鑰過短已不適用于高安全場景,但其設計思想(如Feistel網絡結構)仍影響現代加密算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加密算法分類或應用場景,可參考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5、6)。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