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inophthalmoscope
【醫】 binoculus
ophthalmoscope; retinoscope
【醫】 dioptroscopy; ophthalmoscope
雙眼檢眼鏡(Binocular Ophthalmoscope)是一種結合雙目觀察系統的眼科診斷工具,主要用于對視網膜、視神經及眼底血管結構進行立體化檢查。其核心功能在于通過雙目光學系統提供三維視野,幫助醫生更精準地識别細微病理變化,例如青光眼杯盤比異常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微血管瘤。
術語構成解析
該詞由三部分組成:"雙眼"(binocular)指同步使用雙眼觀察的技術,"檢"(-scope)表示光學儀器後綴,"眼鏡"(ophthalmo-)源于希臘語"ophthalmos"(眼睛)。專業醫學詞典如《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将其定義為"配備雙目透鏡組和可調節光源的眼底成像裝置"。
臨床應用價值
在臨床診斷中,該設備可檢測黃斑裂孔、視網膜脫離等超過20種眼底疾病。美國眼科學會(AAO)指南指出,雙目系統相比單目檢眼鏡能提升28%的早期病變檢出率,尤其在評估視神經水腫程度時具有顯著優勢。
設備結構特性
标準配置包含:
《中華眼科學》第3版詳細描述了其光學路徑公式:
$$ n_1 sinθ_1 = n_2 sinθ_2 $$ 其中n為介質折射率,θ為光線入射角,該公式保障了眼底成像清晰度。
曆史發展脈絡
該技術起源于19世紀赫爾曼·馮·亥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發明的首台檢眼鏡,現代雙目型號則是在1972年由Keeler公司實現商業化量産,現已成為三級醫院眼科标準配置。
雙眼檢眼鏡一般指間接檢眼鏡,是眼科檢查中用于觀察眼底的儀器。其特點及功能如下:
間接檢眼鏡是一種雙目觀察設備,通過凸透鏡和強光源系統,使醫生能同時使用雙眼觀察患者眼底,形成立體視覺,從而更全面地評估眼部結構。
檢查時需調整患者頭部位置和儀器角度,通過移動透鏡和光源,逐步掃描眼底各區域。醫生需保持一定距離(約40-50cm),并通過反射鏡觀察眼底圖像。
“雙眼檢眼鏡”并非嚴格術語,可能因習慣被稱為間接檢眼鏡。其名稱中的“雙眼”強調醫生使用雙眼觀察的特點,與直接檢眼鏡(單眼觀察)形成對比。如需具體設備示例,可參考德國裡斯特(Riester)等品牌的便攜式檢眼鏡設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