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mphigonous inheritance; biparental inheritance; duplex inheritance
雙親遺傳(Biparental Inheritance)是遺傳學核心概念,指生物個體通過父母雙方共同傳遞遺傳信息的機制。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遺傳物質來源
生物體的染色體DNA由父本精子與母本卵細胞各貢獻50%的遺傳物質(《現代遺傳學原理》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這種遺傳方式确保了基因重組與多樣性,如人類23對染色體中每對均由父母各貢獻一條。
基因表達機制
顯性-隱性基因法則在此過程中起關鍵作用,例如ABO血型系統中,父母各貢獻一個等位基因決定子代血型(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基因數據庫)。線粒體DNA則屬于例外情況,僅通過母系遺傳。
生物進化意義
相較于單親或無性繁殖,雙親遺傳通過基因重組提高種群適應性。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年報數據顯示,該機制使哺乳動物基因突變修複效率提升37%以上。
該術語在《牛津遺傳學詞典》中定義為:"生物體從兩個親代獲得遺傳特征的基本模式",強調其作為真核生物遺傳基礎的地位。中國遺傳學會官網科普專欄指出,該機制是理解孟德爾遺傳定律與現代基因編輯技術的重要理論基礎。
雙親遺傳是指子代通過父母雙方各繼承一半遺傳物質的生物學現象,其核心機制和意義可歸納如下:
1. 遺傳物質傳遞機制 人類擁有23對染色體(46條),其中每對染色體的一條來自父親,另一條來自母親。這種分配方式使後代基因組合多樣化,例如免疫系統基因通過雙親組合可增強對病原體的防禦能力。遺傳物質通過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傳遞,子代DNA中約50%來自父方,50%來自母方。
2. 生物學意義
3. 與單親遺傳的對比 若僅單親遺傳,基因多樣性會隨代際遞減,最終導緻進化停滞。例如,單親遺傳經過10代後,基因樣式可能減少至初始的約0.1%(計算公式:$frac{1}{2^{10}} times 100%$),而雙親遺傳通過重組可維持多樣性。
4. 顯性與隱性表達 基因分為顯性和隱性,如父母攜帶不同特征基因(如黑發與金發),顯性基因(黑發)會優先表達,隱性基因則可能隔代顯現。
擴展閱讀:雙胞胎雖與雙親遺傳相關,但其形成更依賴家族聚集性和輔助生殖技術,而非直接遺傳規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