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與成本的配合原則英文解釋翻譯、收益與成本的配合原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principle of matching cost with revenues
分詞翻譯:
收的英語翻譯:
accept; control; draw in; harvest; income; recieve; stop; take in
【醫】 aaduction; adduct
益的英語翻譯:
beneficial; benefit; increase; increasingly; profit
與的英語翻譯:
and; attend; get along with; give; help; offer; take part in; with
【計】 AND
成本的英語翻譯:
costing
【經】 cost; cost,insurance,freight by plane; degression
配合原則的英語翻譯:
【經】 matching principle
專業解析
在會計學中,"收益與成本的配合原則"(Matching Principle)是權責發生制的核心準則之一,要求企業将特定會計期間内的收入與産生該收入所發生的成本或費用相互配比,以準确反映該期間的經營成果。其核心邏輯在于:收入确認的期間必須同步确認與之直接相關的成本,避免利潤虛增或扭曲。
一、核心定義與内涵
-
漢英術語對照
- 中文:收益與成本配合原則(或"配比原則")
- 英文:Matching Principle(或Revenue and Expense Matching Principle)
-
操作邏輯
當一項收入在利潤表中确認時,所有為産生該收入而發生的直接成本(如原材料、人工)和間接費用(如設備折舊)必須同期确認,而非按現金收付時間處理。例如:
- 銷售商品取得收入 → 需同時确認商品生産成本;
- 提供跨期服務 → 按服務進度分期确認收入與對應成本。
二、權威來源與理論依據
-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第九條明确規定:"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确認、計量和報告",隱含了收入與費用的配比要求(財政部,2006)。
實務依據:
- 收入确認時點需滿足"商品控制權轉移"(《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第四條);
- 對應成本需按"因果關系"或"系統分攤"匹配至同一期間(《企業會計準則講解》P78)。
-
國際會計準則(IFRS)等效性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財務報告概念框架》指出:
"費用确認應直接關聯至所産生收入的确認,或與相關會計期間匹配"(IASB Framework, §4.49)。
三、應用場景與案例
場景 |
配比操作 |
商品銷售 |
确認銷售收入時,同步結轉庫存商品成本(如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 |
長期工程項目 |
按完工進度(産出法/投入法)分期确認收入,并匹配當期實際工程成本 |
固定資産折舊 |
設備使用期間,按受益期分攤購置成本至各期費用(如直線法/工作量法) |
預收賬款服務 |
收入遞延至服務提供時确認,相關人工/物料成本在同期計入費用 |
四、違反配比原則的後果
- 利潤失真:提前确認收入但延遲确認成本→虛增當期利潤;
- 決策誤導:管理層或投資者基于扭曲的財務數據做出錯誤判斷;
- 合規風險:違反《企業會計準則》導緻審計調整或監管處罰(《會計法》第四十二條)。
五、數學表達(會計恒等式延伸)
配比原則可表述為:
$$
text{當期利潤} = sum (text{當期确認收入}) - sum (text{與收入直接相關的成本})
$$
其中成本函數需滿足:
$$
C = f(text{收入}_t) quad text{且} quad t in [text{會計期間}]
$$
參考文獻(權威來源)
-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年修訂。
-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
-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講解》,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 I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2018年。
- 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2017年修正。
網絡擴展解釋
收益與成本的配合原則(配比原則)是會計核心原則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将收入與相關的成本費用在同一個會計期間内合理匹配,以準确反映經營成果。以下是具體解釋:
1.基本定義
配比原則要求企業在确認收入時,必須同時确認與該收入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成本費用,确保損益計算的準确性。這一原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并與持續經營、會計分期等會計前提密切相關。
2.配比方式
根據收入與成本的關系,配比分兩種形式:
- 直接配比:基于因果關系,将收入與直接對應的成本匹配。
例如:銷售手機取得收入2000元,其采購成本1800元需直接計入當期成本。
- 間接配比:按時間或合理标準分攤間接費用(如租金、管理費用)。例如,按月分攤全年房租。
3.配比的三層含義
(1)産品維度:某産品的收入需與該産品的成本對應,避免不同産品間成本混淆。
(2)時間維度:當期的收入需與當期費用匹配,如廣告費需計入對應促銷期的成本。
(3)部門維度:部門收入需與該部門的耗費挂鈎,便于考核績效。
4.實務處理方法
- 權責發生制:以權利義務發生的時間确認收支,而非現金收付時間。例如,賒銷收入需在發貨時确認,而非收款時。
- 間接費用分攤:通過合理标準(如收入比例、使用時長)将費用分配至不同期間或産品,确保配比合理性。
5.應用意義
通過配比原則,企業能更真實地反映盈利狀況,避免利潤虛增或虛減,為投資者和管理層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例如,若收入與成本跨期錯配,可能導緻某季度利潤異常波動,誤導報表使用者。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