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realization principle
accrual; earnings; income; lucre; proceeds; profit; win
【經】 adjusted gross income; degression; earnings; gains; income
revenue income; yield
【經】 realization principle
收益實現原則(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是會計準則中的核心概念,指企業應在滿足特定條件時确認收入,确保財務信息真實反映經濟活動。其定義和應用涉及以下關鍵點:
确認條件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IFRS 15),收入需同時滿足“商品或服務控制權轉移至客戶”和“交易價格可靠計量”兩大條件。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進一步明确,需完成履約義務且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應用場景
例外情況
政府補助等特殊交易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要求區分與資産相關的補助和收益性補助,采用淨額法或總額法确認。
跨法規協調
我國準則與IFRS 15趨同,但保留部分本土化條款,如特定行業收入确認時點差異。美國GAAP(ASC 606)則更強調合同成本資本化的判定标準。
收益實現原則(又稱收入實現原則或變現原則)是會計核算的核心原則之一,主要用于确定企業何時确認收入。以下是詳細解釋:
收益實現原則要求企業在商品銷售完成或勞務履行後,取得現金或收取現金的權利時,才确認收入。其核心是強調收入确認的時點需滿足交易實質完成和經濟利益可計量兩個條件。
确認時點
通常以商品所有權轉移或服務提供完畢為标志,而非實際收到現金。例如:銷售商品時,即使客戶暫未付款,隻要取得收款權利(如應收賬款),即可确認收入。
計量依據
以交易價格作為收入金額的客觀标準,确保數據可驗證。例如:銷售合同中的定價為收入提供市場依據。
例外情況
長期項目(如建築工程)可能按完工進度分期确認收入,而非一次性确認。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采用該原則,要求同時滿足商品風險轉移和收入金額可靠計量等條件才能确認收入。
如需進一步了解會計确認的具體案例,可參考來源:MBA智庫百科、會計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