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recipient of goods
accept; bear; endure; recieve; stand; suffer
goods; money
【機】 stitching
human; fellow; human being; individual; man; people; person; soul
【醫】 anthropo-; homme; man
受貨人(Consignee)是國際貿易和物流領域的核心術語,指在運輸合同中明确指定接收貨物的自然人或法人實體。根據《牛津英漢雙解商務詞典》定義,其英文對應詞"consignee"特指提單(Bill of Lading)或運單上載明的貨物法定接收方,具有提取貨物的排他性權利。
在法律層面,受貨人需滿足三項要件:1)具備民事行為能力;2)持有完整背書的正本運輸單據;3)與托運人(Consignor)存在有效合同關系。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強調,受貨人的權利義務需根據貿易術語(如FOB、CIF等)具體确定。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國際貿易實務手冊》指出,受貨人須履行兩大核心義務:在約定港口/地點及時接收貨物,以及支付相關到付費用(如運費到付情形)。該角色常見于信用證交易,通常與提單收貨人欄記載信息完全一緻。
與"收貨人"(Receiver)的區别在于,受貨人是運輸合同的法定主體,而收貨人可能是實際提貨的操作人員。根據《海運單統一規則》,若提單未注明受貨人,承運人可拒絕交貨。該術語的準确使用直接影響國際貿易結算和貨物索賠權的行使。
“受貨人”是物流、貿易領域中的常用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定義
指在運輸合同或貿易合同中,被指定接收貨物的一方。例如:在提單、運單等單據上明确标注的貨物接收方,可能是買方、代理商或最終用戶。
法律角色
受貨人通常擁有對貨物的所有權或處置權,需履行籤收、驗收等義務。若貨物出現損壞或丢失,受貨人有權向承運人提出索賠(需在合同約定期限内)。
與相關術語的區别
實際場景中的注意事項
若涉及具體合同糾紛,建議查閱條款細節或咨詢法律專業人士,以明确權利義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