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rphyropsin
視紫是視網膜中的關鍵光敏色素,中文又稱視紫紅質,英文對應"rhodopsin"。該物質由視蛋白(opsin)與11-順式視黃醛通過共價鍵結合形成,其分子量約為40kD,主要分布于脊椎動物視網膜杆狀細胞的外節膜盤結構中。
根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材,視紫的光吸收峰值為500nm藍綠光區,通過光異構化反應觸發視覺信號傳導。當光線刺激時,11-順式視黃醛轉化為全反式構型,導緻視紫分解為視蛋白和視黃醛,該過程産生的電信號通過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向大腦傳遞。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研究顯示,視紫再生周期約需45分鐘,其合成依賴維生素A代謝。臨床上,視紫異常與夜盲症密切相關,維生素A缺乏會導緻再生障礙。英國皇家眼科學院數據顯示,全球約1/3夜盲症病例與視紫代謝異常存在關聯。
近年《自然》子刊報道,基因編輯技術已成功修複視紫突變體,為遺傳性視網膜病變治療提供新方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通過冷凍電鏡技術,首次解析了視紫與G蛋白偶聯的分子機制。
視紫(或稱視紫質)是視覺系統中的關鍵感光物質,主要存在于視網膜的視杆細胞中,其功能與暗光環境下的視覺形成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視紫質是由11-順視黃醛(維生素A1的氧化産物)與視蛋白結合形成的複合蛋白質。這種結構使其能夠吸收光子并觸發光化學反應,是視覺信號傳遞的起點。
"紫"在中文中本指紅藍合成的顔色(波長約380-450nm),但在"視紫"一詞中特指該色素在光譜吸收特性上的表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視錐細胞中的三種色素(如視紫藍質)或光化學反應細節,可查閱生物學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