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lockwise
clock; timepiece
【計】 clock
aspect; bearing; direction; heading; orientation; way
【計】 direction; orientation
"時鐘方向"在漢英詞典中主要指代以鐘表指針運動為基準的空間定位系統,通常用于描述物體運動或排列的順時針(clockwise)與逆時針(counterclockwise)兩種模式。該概念源于機械鐘表指針的旋轉規律,現廣泛應用于工程技術、天體物理、醫學影像等領域。
從專業術語角度分析,順時針方向指與鐘表指針從12點向3點、6點、9點移動軌迹一緻的方向,數學坐标系中常定義為正角方向;逆時針方向則相反,在極坐标系中通常作為角度增加的标準方向。這種方向系統在機械傳動設計(如齒輪齧合)和電子信號時序控制(如數字電路時鐘脈沖)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将"clockwise"定義為"in the direction of the hands of a clock",其詞源可追溯至1870年代工業革命時期的機械标準化進程。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ISO 80000-3:2019标準中,明确規定了順時針方向在工程制圖中的标注規範。
在跨學科應用中,航空領域使用時鐘方向描述飛行器盤旋方位(如"兩點鐘方向發現目标"),醫學領域則用于CT掃描的斷層圖像定位。這種定位方法因其直觀性,比純數學坐标系更易被非專業人員理解。
“時鐘方向”是一種通過鐘表刻度描述方位的術語,主要用于軍事、航空、航海等領域,也常見于團隊協作中的快速定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以觀察者自身為圓心,将周圍空間模拟為鐘表盤面,每個鐘點對應30度角:
方向細分
例如“1點鐘方向”指右前方30度(正前方向右偏移30度),“7點鐘方向”指左後方210度(正後方向左偏移30度)。這種劃分便于快速定位目标位置(參考、)。
動态場景中的調整
在軍事或特警行動中,觀察者的朝向可能隨時變化,需以當前面朝方向為12點重新校準(參考、)。
科學領域擴展
在導航或測繪中,時鐘方向可能與地理方位結合。例如:12點對應正北,3點對應正東(需提前明确坐标系)(參考)。
通過這種方式,複雜的空間描述可簡化為直觀的“鐘點+方向”組合,顯著提升協作效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