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xtramural aerobiology
chamber; loculus; room; thalamus; ventricle
【醫】 camera; camerae; cell; chamber; room; thalamo-; ventricle; ventriculo-
ventriculus
besides; in addition; not closely related; other; outer; outside; unofficial
【醫】 ec-; ecto-; exo-; extra-; xeno-
【醫】 aerobiology
室外空氣生物學(Outdoor Aerobiology)是研究室外大氣中生物來源顆粒物(如花粉、真菌孢子、細菌、病毒等)的分布、傳播、生态影響及其與環境和人類健康關系的交叉學科。其核心内容涵蓋:
從漢英詞典角度,"室外空氣生物學"對應英文術語 "Outdoor Aerobiology"(或 "Atmospheric Aerobiology")。
"室外"指開放大氣環境,"空氣生物學"(Aerobiology)源于希臘語 aero-(空氣)和 -biology(生物學),定義為研究空氣中生物顆粒的學科。
世界衛生組織(WHO)将其歸類為環境健康科學的分支,關注氣載生物顆粒的擴散機制及其對生态系統和公共衛生的影響(WHO, 2021)。
包括花粉、真菌孢子、細菌、病毒、藻類碎片等。其濃度受季節、氣象(濕度、風速)、植被分布 等影響(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23)。
生物顆粒通過氣流遠程遷移,如沙塵暴可攜帶微生物跨洲傳播(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2022)。
《生物氣溶膠暴露健康指南》(2021):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21280
《生物氣溶膠監測技術規範》(T/CSES 01-2023)
《大氣微生物跨區域傳輸機制研究進展》(2022): http://www.iap.cas.cn/xwzx/kydt/202206/t20220615_6457617.html
《空氣質量-生物氣溶膠采樣與分析方法》
室外空氣生物學通過多學科交叉手段(如分子生物學、氣象學、環境工程),為理解生物圈-大氣圈相互作用及防控相關健康風險提供科學依據。
“室外空氣生物學”是一個結合了“室外”與“空氣生物學”的複合概念,其核心是研究戶外環境中空氣傳播生物體的分布、傳播規律及其影響。以下從定義、研究内容和相關領域三方面詳細解釋:
室外空氣生物學是空氣生物學的重要分支,強調開放環境中的生物氣溶膠研究,其成果為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和農業生産提供科學依據。例如,通過監測春季花粉濃度可預警過敏高發期,或通過分析沙塵暴中的微生物遷移評估生态風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