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Nocardia paraffinae
be addicted to; indulge in
【法】 addicted
olefin; paraffin
【化】 paraffin; paraffin wax
【醫】 mineral wax; paraffin; paraffin wax; paraffinum; peerolin
【醫】 Nocard's bacillus
嗜石蠟諾卡氏菌(Nocardia paraffinica)是一種革蘭氏陽性、需氧的放線菌,屬于諾卡氏菌屬。該菌種名稱中的"嗜石蠟"指其獨特的生理特性——能夠利用石蠟(長鍊烷烴)作為碳源進行代謝。這一特性使其在石油污染生物修複和工業應用中具有研究價值。
從分類學角度,該菌株首次于1961年由日本學者在土壤樣本中分離并命名,其模式菌株保藏于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ATCC 21198)。細胞形态呈分枝狀菌絲體,在貧營養條件下可形成氣生菌絲及孢子鍊。
生物化學特征包括:
在應用層面,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專利CN103160434B證實,該菌對C10-C40烷烴降解率可達78%以上,特别適用于含蠟原油開采的微生物強化技術。最新全基因組測序顯示其基因組包含多個烷烴單加氧酶基因簇,這一發現發表于《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期刊(DOI:10.1128/AEM.00876-23)。
嗜石蠟諾卡氏菌(Nocardia paraffinica)是諾卡氏菌屬(Nocardia)中的一種細菌,其名稱來源于它對石蠟(烴類化合物)的代謝能力。以下從分類、特性、應用及潛在影響四方面進行解釋:
分類與形态特征
嗜石蠟諾卡氏菌屬于革蘭氏陽性放線菌,具有典型的諾卡氏菌屬特征:菌絲體分枝狀,培養後斷裂為杆狀或球狀體。其菌落表面多皺、幹燥,部分菌株可能形成氣生菌絲。
代謝特性
該菌因能分解石蠟等長鍊烴類而得名,屬于烴類降解菌。其代謝機制涉及氧化酶系統,可将石蠟轉化為可利用的碳源,這一特性在石油工業中用于脫蠟工藝,改善油品流動性。
環境與工業應用
潛在健康影響
諾卡氏菌屬中部分種類(如星形諾卡菌)對人類緻病,但嗜石蠟諾卡氏菌的緻病性尚未明确。需注意,免疫缺陷者若接觸污染環境,可能感染諾卡氏菌,引發肺炎、皮膚膿腫或全身播散性感染。
嗜石蠟諾卡氏菌兼具工業價值與潛在生物風險,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場景評估防控措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