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video graphic array
video frequency
【計】 vision frequency
delineation; figure; graph; logo
【計】 G; graph; graphics
【醫】 figure
a period of time; battle array; blast; front
【機】 array
arrange; kind; line; list; row; tier; various
【計】 COL; column
【醫】 series
Video Graphics Array (VGA) 是IBM于1987年推出的模拟視頻傳輸标準,其漢譯"視頻圖形陣列"包含三個核心技術維度:
圖像解析能力 支持640×480像素分辨率,16色或256色模式(320×200分辨率下),通過模拟信號傳輸紅、綠、藍三原色分量。該規格定義了早期計算機圖形界面基礎。
接口協議架構 采用DE-15連接器(俗稱VGA端口),包含水平同步、垂直同步信號通道及RGB色彩通道。其模拟信號特性使傳輸距離可達20米,但易受電磁幹擾。
技術演進路徑 作為EGA标準的疊代産物,VGA首次實現硬件層面對顯示器的垂直頻率控制(60Hz),奠定CRT顯示器時代的技術範式。現代數字接口如DVI/HDMI仍保留VGA兼容模式。
根據IEEE标準庫文檔,VGA信號時序規範(如水平同步頻率31.5kHz)至今仍是工業設備檢測的基準參數。美國計算機曆史博物館藏品目錄顯示,初代VGA適配器采用16位ISA總線架構,集成256KB顯存控制器。
視頻圖形陣列(Video Graphics Array,簡稱VGA)是IBM于1987年提出的模拟信號顯示标準,主要用于連接計算機與顯示設備(如顯示器、投影儀等)。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技術特性
VGA最初作為IBM PS/2計算機的配套顯示标準推出,支持640×480像素的分辨率、16色顯示(或256色通過調色闆模式),采用15針D-sub接口傳輸模拟信號。其名稱中的“陣列”指圖形數據的排列方式,通過模拟信號逐行掃描實現圖像傳輸。
曆史地位與現狀
盡管VGA标準在當今數字顯示技術(如HDMI、DisplayPort)中已顯過時,但因其廣泛的兼容性,仍被多數設備作為基礎顯示模式支持。現代計算機在啟動時仍依賴VGA模式加載驅動程式前的初始顯示。
應用場景
技術局限性
由于采用模拟信號,VGA在長距離傳輸中易受幹擾,且不支持高清分辨率(如1080p及以上)和數字音頻同步傳輸,逐漸被DVI、HDMI等數字接口取代。
參考資料:綜合自IBM技術文檔、顯示技術發展史及硬件接口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