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碳烯二羧酸英文解釋翻譯、十六碳烯二羧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hexadecene dicarboxylic acid; hexadecylene dicarboxylic acid
分詞翻譯:
十六的英語翻譯:
sixteen
【化】 palmic acid
碳烯的英語翻譯:
【化】 carbene
二羧酸的英語翻譯:
【化】 dibasic carboxylic acid
【醫】 dicarboxylic acid
專業解析
十六碳烯二羧酸(英文:Hexadecenedioic acid)是一種具有特定化學結構和性質的有機化合物。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十六碳烯二羧酸指分子中含16個碳原子、1個雙鍵(烯鍵)和兩個羧基(-COOH)的直鍊脂肪族羧酸。其英文名"Hexadecenedioic acid"由三部分構成:
- Hexadecene:十六碳烯(16碳烯烴)
- di:表示"二"
- oic acid:羧酸後綴
表明該物質是含雙鍵的十六碳二羧酸。
二、化學結構特征
- 分子式:C₁₆H₂₈O₄
- 結構通式:HOOC-(CH₂)ₘ-CH=CH-(CH₂)ₙ-COOH(m+n=12,雙鍵位置可變)
- 關鍵官能團:
- 一個碳碳雙鍵(烯鍵),可存在于碳鍊不同位置(如Δ⁹, Δ¹⁰等),形成位置異構體
- 兩個羧基位于分子兩端,屬α,ω-二羧酸類型
三、命名規則(IUPAC)
- 系統命名:根據雙鍵位置确定名稱。例如:
- 雙鍵在第9-10位:(9Z)-Hexadec-9-enedioic acid(若為Z構型)
- 雙鍵在第10-11位:Dec-10-enedioic acid
- 常見别名:Thapsic acid(若無雙鍵)的衍生物,或依來源稱"棕榈烯二酸"(但非标準名)。
四、性質與應用
- 物理性質:白色結晶固體,熔點因雙鍵位置而異(約100-120℃),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 化學性質:
- 具羧酸通性(成鹽、酯化)
- 烯鍵可發生加成、氧化反應
- 應用領域:
- 高分子合成:作為單體用于生産聚酰胺、聚酯等工程塑料,改善材料柔韌性。
- 潤滑油添加劑:其衍生物可增強潤滑性能。
- 醫藥中間體:用于合成生物活性分子。
注:具體異構體性質需參考實驗數據,如PubChem(化合物數據庫)或Chemical Abstracts(化學文摘)。
網絡擴展解釋
“十六碳烯二羧酸”是一個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名稱,其含義可以通過拆分詞根來解析:
-
十六碳烯:表示分子主鍊含有16個碳原子,并包含至少一個碳碳雙鍵(烯烴結構)。雙鍵的位置需通過編號标明,例如“1-十六碳烯”表示雙鍵在1號和2號碳之間。
-
二羧酸:表明分子中含有兩個羧酸基團(-COOH),通常位于碳鍊的兩端或特定位置。例如,若兩個羧酸基團分别位于1號和16號碳,則稱為“1,16-十六碳烯二羧酸”。
可能的性質與用途(基于結構推測):
- 長鍊二羧酸常用于合成聚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
- 含雙鍵的結構可能參與加成或聚合反應,用于制備改性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劑。
注意事項:
- 該名稱未明确雙鍵和羧酸基團的具體位置,實際化合物可能存在多種異構體(如雙鍵在8號碳時為“8-十六碳烯二羧酸”),不同異構體性質差異較大。
- 若需更精确的解釋,建議提供結構式或上下文信息以确定具體分子式。
(注:由于未搜索到相關文獻,以上分析基于有機化學命名規則和同類化合物用途的常規推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