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碳二烯酸英文解釋翻譯、十六碳二烯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hexadeca***noic acid
分詞翻譯:
十六的英語翻譯:
sixteen
【化】 palmic acid
碳的英語翻譯:
carbon
【化】 carbon
【醫】 C; carbon; carboneum
二烯的英語翻譯:
【化】 diolefin; diolefine
酸的英語翻譯: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醫】 acidum
專業解析
十六碳二烯酸(Hexadecadienoic acid)是一種含有16個碳原子和2個碳-碳雙鍵(C=C)的直鍊不飽和脂肪酸。其系統命名需明确雙鍵的位置和構型(順式/反式),常見形式如 (9Z,12Z)-十六碳二烯酸(俗稱棕榈二烯酸)。分子式為 C₁₆H₂₈O₂,CAS號因異構體不同而異(例如 4150-36-9 對應一種常見異構體)。該酸天然存在于某些魚油和植物油中,是生物體内脂質代謝的中間體,工業上可用于合成潤滑油、增塑劑和樹脂。由于雙鍵位置可變,存在多種同分異構體,需具體語境确定其結構。
核心釋義(漢英對照)
-
詞源與結構
- 中文名:十六碳二烯酸
- 英文名:Hexadecadienoic acid
- 解析:"Hexadeca-"(十六)+ "-dien-"(二烯)+ "-oic acid"(酸),表明其為含16個碳原子、2個雙鍵的羧酸。
-
化學特性
- 通式:$ce{C16H28O2}$
- 不飽和度:雙鍵位置影響物理性質(如熔點)和化學反應性,易發生氫化、氧化反應。
-
天然存在與功能
- 少量存在于深海魚油(如沙丁魚油)和植物種子油(如番茄籽油)中。
- 在生物體内作為長鍊多不飽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合成的前體。
-
應用領域
- 工業用途:用于制備表面活性劑、金屬加工液及高分子材料單體。
- 科研價值:作為标準品用于脂質組學分析及代謝研究。
權威參考來源(因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鍊接,建議通過以下途徑驗證):
- 脂質命名國際聯盟 (IUPAC Lipid Handbook) 對脂肪酸的系統命名規則。
- PubChem 化合物數據庫(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收錄的十六碳二烯酸異構體數據。
- 中國油脂學會 發布的《油脂化學》教材中關于不飽和脂肪酸的分類與性質。
注:實際引用需替換為具體文獻或數據庫鍊接(如 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此處因搜索結果缺失未提供直接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十六碳二烯酸是一種含有16個碳原子和兩個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其化學性質及主要信息如下:
1.化學結構
- 系統命名:9,12-十六碳二烯酸(雙鍵位于第9和12位碳原子之間)。
- 分子式:$text{C}{16}text{H}{28}text{O}_{2}$,分子量約為252.39。
2.物理性質
- 密度:約0.919 g/cm³。
- 沸點:預測值為345.4±11.0°C(常壓下)。
- 酸度系數(pKa):4.78±0.10。
3.存在與來源
4.應用與安全
- 用途:目前公開信息中未明确具體工業或生物用途,可能用于有機合成或作為研究用化合物。
- 安全提示:需遵守危險化學品管理法規,購買和使用需具備相關資質。
5.其他信息
- CAS號:需注意不同來源可能标注不同編號(如20261-45-4為常見編號,而25377-52-0可能為異構體或數據誤差)。
如需更詳細合成方法或供應商信息,可參考化學數據庫(如化源網)。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