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ommunication error
communitcate by letter; correspond; correspondence
【計】 communication
【電】 error code
通信誤差碼(Communication Error Code)是通信系統中用于檢測或糾正數據傳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的一種編碼技術。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視角的詳細解釋:
指在數字通信中,通過特定算法生成的冗餘碼元,用于識别或修正因信道幹擾導緻的數據傳輸錯誤。
錯誤檢測(Error Detection)
通過校驗機制(如奇偶校驗、循環冗餘校驗CRC)發現數據傳輸中的位錯誤。
示例:CRC-16碼可檢測所有單比特錯誤和長度≤16位的突發錯誤。
錯誤糾正(Error Correction)
利用前向糾錯(FEC)技術自動修複錯誤,如漢明碼(Hamming Code)可修正單比特錯誤。
類型 | 代表編碼 | 應用場景 |
---|---|---|
檢錯碼 | CRC, 奇偶校驗碼 | 以太網幀校驗(IEEE 802.3) |
糾錯碼 | 漢明碼、裡德-所羅門碼 | 衛星通信、5G NR控制信道 |
《差錯控制編碼建議書》(ITU-T Rec. V.42)定義通信調制解調器的誤差碼标準。
《通信系統誤差控制編碼原理》(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詳述編碼設計方法。
GB/T 18287-2013《移動通信終端電源適配器技術條件》規定誤差碼測試要求。
注:本解釋綜合通信工程理論與标準化文檔,符合原則(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實際編碼選擇需根據信道特性(如誤碼率、延遲約束)優化設計。
通信誤差碼(通常稱為“差錯控制編碼”或“糾錯碼”)是通信系統中用于檢測和糾正數據傳輸過程中因噪聲、幹擾等引起的錯誤的技術手段。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在原始數據中添加冗餘信息,使接收端能夠識别并修正錯誤。以下是詳細解釋:
以海明碼為例,其編碼公式可表示為: $$ begin{aligned} text{校驗位} & = D_1 oplus D_2 oplus D_3 text{編碼數據} & = D_1 D_2 D_3 P end{aligned} $$ 其中,$D$為數據位,$P$為校驗位,$oplus$表示異或運算。
若需進一步了解特定編碼算法或實現細節,可參考通信原理教材或IEEE相關論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