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計劃英文解釋翻譯、操作計劃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operation planning
分詞翻譯:
操的英語翻譯:
act; hold
作計劃的英語翻譯:
【機】 program; programme
專業解析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操作計劃”(Cāozuò Jìhuà)指為實現特定目标而制定的系統性行動方案,強調步驟的可行性和細節性。其核心含義及英文對應如下:
一、漢語定義解析
- 操作(Cāozuò)
指按規程執行的具體行動,含“操控、實施”之意,需技術性或程式性技能。
- 計劃(Jìhuà)
指為實現目标而預先設計的行動步驟、資源分配及時間安排。
- 合成詞“操作計劃”
特指可立即執行的詳細方案,區别于戰略規劃(如“戰略計劃”),聚焦戰術層面。
二、權威英文術語對照
Operational Plan 為最精準對應詞,常見于管理、軍事及技術領域:
- 管理領域:指企業将戰略轉化為具體任務的方案(如資源調配、時間節點)。
- 軍事領域:北約标準術語定義為“執行軍事行動的詳細指令”,含兵力部署、後勤支持等要素(AAP-6 NATO Glossary)。
- 技術标準: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對複雜流程制定“operational plans”以确保可控性。
其他譯法語境差異:
- Action Plan:側重短期任務分解,時效性強;
- Implementation Plan:強調從規劃到落地的全過程;
- Procedure Manual:專指标準化操作指南(如設備使用)。
三、跨領域應用實例
- 企業管理
例:某工廠的“生産線升級操作計劃”需包含設備調試流程、員工培訓日程及應急預案。
來源:Harvard Business Review《From Strategy to Execution》。
- 軍事行動
例:聯合演習中的“兩栖登陸操作計劃”規定艦艇航迹、火力支援時序及醫療撤離路線。
來源:U.S. DoD《Joint Operation Planning》。
- 醫療應急
例:WHO《流感大流行操作計劃》明确病毒檢測、疫苗分發及隔離設施啟用标準。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技術文件。
參考文獻權威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惠宇(主編).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135-8329-0.
- NATO Standardization Office. AAP-6 Glossary of Terms and Definitions. 2023 Edition.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9001:2015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Kaplan, R.S. & Norton, D.P. "The Office of Strategy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5.
-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Joint Publication 5-0: Joint Planning. 2020.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andemic Influenza Preparedness Framework. 2021.
(注:為符合原則,來源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及國際機構标準文件,避免失效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操作計劃”是指為實現某一特定目标或任務而制定的詳細執行方案,通常包含具體步驟、資源分配、時間安排和風險控制等内容。以下是詳細解釋:
1.核心定義
操作計劃是連接戰略目标與實際行動的橋梁,将抽象的目标轉化為可落地的步驟。例如,企業年度銷售目标需分解為每月促銷活動、人員調配等具體操作計劃。
2.關鍵組成要素
- 目标設定:明确需達成的結果,如“季度内将生産效率提升15%”。
- 任務分解:将大目标拆解為小任務,例如優化生産線、培訓員工等。
- 資源分配:人力、資金、設備等資源的配置,如分配5名工程師負責技術改進。
- 時間表:設定各階段起止時間,常用甘特圖等工具輔助規劃。
- 風險預案:預判潛在問題(如設備故障),制定應對措施(備用設備調配方案)。
3.主要作用
- 系統性與條理性:避免執行中的混亂,例如大型活動需按計劃協調場地、人員、物資。
- 效率提升:通過優化流程減少冗餘,如工廠采用标準化操作步驟縮短生産周期。
- 責任明确:每項任務指定負責人,确保問責清晰,如項目管理中明确A組負責研發、B組負責測試。
- 風險可控:提前識别風險點,如應急預案中設置備用電源應對停電。
4.制定步驟
- 明确目标:采用SMART原則(具體、可衡量、可實現、相關性、時限性)。
- 細化任務:用WBS(工作分解結構)拆解目标,例如軟件開發分為需求分析、編碼、測試等階段。
- 資源配置:根據任務優先級分配資源,如關鍵路徑任務優先配備資深人員。
- 排期工具:使用甘特圖或項目管理軟件(如Microsoft Project)可視化進度。
- 動态調整:設置階段性檢查點,根據實際情況修正計劃,如月度複盤會議。
5.典型應用場景
- 項目管理:建築工程中按計劃完成地基、主體、裝修等階段。
- 生産制造:汽車廠依據日産量計劃調配零部件和生産線工人。
- 應急響應:醫院火災預案包含疏散路線、通訊流程、傷員轉運步驟。
- 活動執行:會議籌辦需計劃場地布置、嘉賓接待、設備調試等細節。
6.注意事項
- 靈活性:預留10%-15%的時間/資源緩沖應對突發狀況。
- 溝通機制:建立定期彙報制度(如每日站會)确保信息同步。
- 版本管理:計劃修訂時标注版本號與修訂日期,避免混淆。
通過以上結構化設計,操作計劃能顯著提升任務執行的成功率。實際制定時需結合行業特點,如IT項目需側重敏捷疊代,制造業強調流程标準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