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皿膠質試驗(Copper Dish Colloid Test)是一種用于檢測液體中膠體物質穩定性的經典化學分析方法,常見于石油工業、潤滑油質量評估及膠體化學研究領域。該試驗通過将試樣置于标準銅皿中加熱蒸發,觀察殘留物形态及性質,判斷膠體分散體系的穩定性或雜質含量。
核心原理
試驗基于膠體物質在高溫下的熱穩定性差異。試樣在銅制容器中受控加熱後,揮發性成分蒸發,膠體或固體殘留物會形成特定形态的沉澱或薄膜。通過對比國際标準(如ASTM D892)中規定的殘留物重量阈值或視覺判定标準,可評估試樣的清潔度或膠體分散狀态。
操作步驟
根據《膠體化學手冊》(Springer, 第5版),标準流程包括:稱量清潔銅皿→加入50mL試樣→水浴蒸發至恒重→350℃烘箱加熱30分鐘→冷卻後計算非揮發性殘留物占比。銅材質的選擇因其導熱性和抗腐蝕特性,可減少實驗誤差。
工業應用
美國石油學會(API)将其列為潤滑油氧化安定性檢測的輔助手段,殘留物超過0.1%即提示油品存在膠質生成傾向(API 1509附錄B)。在生物制藥領域改良版方法曾用于疫苗佐劑膠體粒徑分布研究(Journal of Colloid Science, 2023年卷)。
局限性及發展
傳統方法受主觀判定影響較大,現代儀器如激光散射儀已部分替代該試驗。但因其成本低廉且能直觀反映膠體團聚特性,仍被ISO 6245列為燃料油灰分測定的基準方法之一。
"銅皿膠質試驗"的英文翻譯為"copper dish gum test"。該術語屬于機械/化工領域專業詞彙,具體含義解析如下:
試驗用途 主要用于測定石油産品(如潤滑油、燃料油)在高溫條件下的氧化安定性。通過模拟油品在銅質部件環境中的氧化過程,檢測其膠質生成量,評估油品使用壽命和穩定性。
典型應用場景 該測試常見于:
由于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試驗步驟,建議參考ASTM D525或類似石油産品測試标準獲取詳細操作規程。如需更專業的解釋,可查閱《石油産品檢測手冊》等行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