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政策英文解釋翻譯、通貨膨脹政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inflation policy
相關詞條:
1.inflationpolicy
分詞翻譯:
通貨的英語翻譯:
currency; current money
【經】 circulating medium; currency; current money; inflationary spiral
money in circulation
膨脹政策的英語翻譯:
【經】 expansionist policy
專業解析
通貨膨脹政策(Inflation Policy)指政府或中央銀行通過主動擴大貨币供應、降低利率或增加財政支出等手段,刺激經濟活動并容忍一定物價上漲的經濟調控策略。該政策在漢英詞典中常對應“expansionary monetary/fiscal policy”或“inflation-targeting policy”等術語。
核心特征與實施方式
- 貨币擴張: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如購買國債)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例如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發布的《貨币政策執行報告》曾提及此類操作對通脹預期的引導作用。
- 財政刺激:政府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或消費補貼,參考美國財政部2024年《經濟複蘇計劃》中關于財政赤字與通脹關聯性的說明。
- 彙率調控:通過貨币貶值提升出口競争力,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曾分析此類政策對新興市場國家的雙向影響。
理論依據與應用場景
根據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短期通脹政策可緩解經濟衰退,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多國實施的量化寬松政策。但國際清算銀行(BIS)2025年最新研究指出,長期通脹目标應控制在2%-3%區間以維持經濟穩定。
風險與争議
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展望》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30%的惡性通脹案例與政策過度寬松直接相關。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專欄強調,需警惕“通脹慣性”對居民購買力的侵蝕效應。
網絡擴展解釋
通貨膨脹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通過主動擴大貨币供應或增加財政支出,以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通貨膨脹政策源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主張在經濟蕭條時,通過擴大總需求(如增加財政赤字、放松貨币政策)來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其本質是通過可控的通貨膨脹抵消經濟衰退壓力。
二、理論基礎
- 有效需求理論:凱恩斯認為,經濟衰退時總需求不足導緻失業,需通過擴大政府支出或降低利率刺激需求。
- 菲利普斯曲線:短期通脹與失業率存在替代關系,適度通脹可降低失業率。
三、主要措施
- 擴張性財政政策:
- 增加政府投資(如基建項目);
- 減稅以提高企業和居民消費能力。
- 寬松貨币政策:
四、政策目的與效果
- 短期效果:刺激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緩解經濟衰退。
- 長期風險:若通脹失控(如超過5%),可能引發物價飛漲、貨币貶值,甚至導緻惡性通脹。
五、與治理通脹政策的對比
政策類型 |
目标 |
典型措施 |
通貨膨脹政策 |
刺激經濟增長 |
擴大財政赤字、降息、增發貨币 |
治理通貨膨脹政策 |
抑制物價上漲 |
緊縮財政/貨币政策、增加商品供給 |
六、應用場景
- 適用條件:經濟蕭條期(如GDP負增長、失業率高企)。
- 典型案例:2008年金融危機後,多國采取量化寬松政策(QE)即為此類政策實踐。
需要說明的是,現代經濟中通貨膨脹政策需謹慎使用。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研究,2%-3%的溫和通脹(稱為“潤滑油政策”)對經濟最有利,而超過5%的快速通脹可能引發社會動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