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degree of synchronous startstop distortion
synchronism
【計】 geostationary; in-phase; in-sync; S;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ing
synchrony
【化】 synchronism; synchronizing; timing
【電】 degree of start-stop distortion
同步起止失真度(Synchronization Start-Stop Distortion Degree)是通信工程與數字信號處理領域的專業術語,用于描述在異步通信系統中,由于發送端與接收端的時鐘同步偏差導緻的信號波形畸變程度。該概念包含以下核心内涵:
術語構成與中英對照
技術定義與應用場景 在起止式異步傳輸(如RS-232協議)中,失真度主要體現為時鐘漂移引起的位寬偏差。例如,接收端若以偏離标稱值5%的速率采樣,可能導緻起始位檢測錯誤,進而引發整幀數據誤碼。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工業串口通信、早期調制解調器傳輸等。
測試方法與标準依據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T V.24建議書,失真度測試需通過眼圖分析儀或位錯誤率測試儀(BERT)完成,測量标準包含:
參考文獻來源
樊昌信, 《通信原理》(第7版), 國防工業出版社
ITU-T Recommendation V.24: List of Definitions for Interchange Circuits Between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and 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關于“同步起止失真度”的解釋需要拆分理解其組成概念:
同步(來源)
指兩個或多個事物在時間或進程上保持一緻,常見于信號處理、系統工程等領域。例如:信號采集需與參考源同步,避免時間偏差影響結果。
起止
當前搜索結果未明确提及該詞的專業定義。結合語境推測,可能指信號的起始和終止控制,例如在測量中同步觸發采集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點。
失真度(來源)
衡量信號失真的指标,通常指諧波失真度,公式為:
$$
text{失真度} = sqrt{frac{sum_{n=2}^{infty} P_n}{P_1}} times 100%
$$
其中,( P_1 )為基波能量,( P_n )為第( n )次諧波能量。
“同步起止失真度”可能是信號測量領域的專業術語,指:
在信號采集過程中,通過同步控制信號的起始和終止時間點,對信號失真度進行測量。這種同步操作可減少因時間偏差導緻的測量誤差,提高失真度計算的準确性。
例如在音頻設備測試中:
若需更專業的定義或具體測量方法,建議參考信號處理、電子測量等領域的文獻或标準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