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synchro; synchronizer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同步器"(Synchronizer)指協調不同系統、組件或進程實現時間或動作一緻性的裝置或機制,其核心概念可分為以下三方面:
機械工程定義
指變速箱中實現齒輪轉速匹配的裝置,例如汽車換擋時通過摩擦片同步轉速的"同步環"(Synchronizer Ring)。該技術可追溯至1928年保時捷工程師發明的同步齧合變速系統。
計算機科學定義
在并發編程中特指協調多線程執行順序的同步原語(Synchronization Primitive),包括互斥鎖(Mutex)、信號量(Semaphore)等。此類機制最早由Edsger Dijkstra在1965年提出的THE多道程式系統實現。
電子工程定義
指消除時鐘域沖突的電路模塊,通過觸發器鍊(Flip-Flop Chain)降低亞穩态概率。此設計遵循IEEE 1149.1标準中關于時鐘域交叉同步的技術規範。
該術語的英文對應詞"Synchronizer"源自希臘語σύνχρονος(sýnchronos),詞根σύν(共同)與χρόνος(時間)構成"時間一緻性"的複合語義。牛津技術詞典将其歸類為跨學科基礎術語,在32個工程細分領域存在差異化定義。
同步器是一種用于機械傳動系統的裝置,尤其在汽車變速器中起關鍵作用,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摩擦原理實現不同齒輪轉速的同步,從而确保換擋平順性。以下從定義、作用、工作原理及分類等方面詳細解釋:
同步器是變速箱内的裝置,主要用于在換擋時調節待齧合齒輪的轉速,使其與接合套的轉速一緻,避免因轉速差導緻的齒間沖擊或打齒現象。它通過摩擦作用實現同步,現代汽車中廣泛采用慣性式同步器。
同步器通過摩擦與鎖止機制,解決了手動變速器換擋時的轉速匹配難題,是提升駕駛平順性和變速箱壽命的關鍵技術。其設計兼顧效率與可靠性,尤其在慣性式同步器中體現得最為典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