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同步交換協議英文解釋翻譯、同步交換協議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handshaking protocol

分詞翻譯:

同步的英語翻譯:

synchronism
【計】 geostationary; in-phase; in-sync; S;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ing
synchrony
【化】 synchronism; synchronizing; timing

交換協議的英語翻譯:

【經】 exchange agreement

專業解析

同步交換協議(Synchronized Exchange Protocol)是通信技術領域的關鍵術語,指在數據傳輸過程中,雙方設備通過預先約定的時序和規則實現信息同步交換的标準化機制。其核心目标是确保數據完整性和傳輸效率,常見于分布式計算、物聯網及金融交易系統。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

技術特性包含:

  1. 時鐘同步機制:采用IEEE 1588精确時間協議消除節點間時間偏差
  2. 狀态校驗規則:通過CRC循環冗餘校驗和哈希樹結構驗證數據一緻性
  3. 容錯恢複模塊:如RFC 792文檔描述的ICMP協議重傳機制

典型應用場景包括5G網絡切片管理(3GPP TS 23.501)、區塊鍊跨鍊交互(ISO/TC 307技術報告)等。該協議的設計需符合IETF RFC 9293标準中定義的端到端可靠性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同步交換協議是通信領域中确保數據傳輸雙方保持協調一緻的機制,其核心在于通過特定的時序控制實現信息交換的同步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機制

同步交換協議要求發送方和接收方嚴格遵循統一的時鐘信號或時序規則,确保雙方在數據傳輸時步調一緻。這種機制常用于需要高可靠性傳輸的場景,例如金融交易或工業控制()。

二、技術特點

  1. 時序控制:通過預定義的時鐘信號或同步字符(如BISYNC協議中的SYN字符)對齊數據幀起始位置()。
  2. 傳輸方式:
    • 面向字符:使用ASCII/EBCDIC編碼,以特定控制字符劃分數據單元(如BSC協議中的STX/ETX标識數據起止)()。
    • 面向比特:通過比特填充實現幀同步,如HDLC協議()。
  3. 適用場景:適用于點對點、點對多點線路,支持半雙工通信,常見于I2C、SPI、USB等協議()。

三、與異步協議的區别

特征 同步協議 異步協議
時序依賴 需時鐘信號同步 通過起止位标識數據單元
傳輸效率 高(無冗餘起止位) 較低(約20%開銷)
典型應用 硬盤通信、高速網絡 鍵盤、低速串口通信
錯誤檢測機制 循環冗餘校驗(CRC) 奇偶校驗

四、常見協議示例

五、優劣勢分析

優勢:數據傳輸速率快、適合大數據塊傳輸、錯誤檢測機制完善。
局限:需要複雜時鐘同步電路、設備成本較高、主從設備距離受限。

通過這種同步機制,協議能夠有效避免數據丢失或錯位,但需根據具體場景權衡同步複雜度與傳輸效率需求。如需了解特定協議的技術細節,可參考IEEE 802标準文檔或相關通信協議白皮書。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