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tethophonometer
auscultate; auscultation; sound; stethoscopy
【醫】 auscult; auscultate; auscultation
phonometer; sound detector
聽診測音器,即醫學診斷中常用的聽診器(Stethoscope),是一種用于聽取人體内部聲音(如心音、呼吸音、腸鳴音等)的醫療器械。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放大和傳導身體内部的微弱聲音,輔助醫生進行臨床評估。
中文定義
“聽診”指通過聽取身體聲音進行診斷,“測音器”強調其聲音探測功能。該術語是“聽診器”的功能性描述,突出了其核心用途——檢測并分析體内聲音以判斷健康狀況。
英文對應詞
标準英文術語為Stethoscope(/ˈsteθəskoʊp/),源自希臘語 stethos(胸部)+ skopein(檢查),直譯為“胸部檢查工具”。現代應用中已擴展至心肺、血管及腹部等多部位聽診。
定義聽診器為“用于聽取心、肺或其他内髒聲音的Y形器械,由胸件、柔性導管和耳塞組成”。(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标準醫學參考書)
将聽診器列為初級診療核心工具,強調其在心肺疾病篩查中的不可替代性(來源:WHO官方文件 Medical Devices: Managing the Mismatch)。
詳細規範聽診器的使用标準,包括胸件選擇(鐘型適用于低頻心音,膜型增強高頻呼吸音)及環境噪聲控制要求(來源:中華醫學會臨床指南系列叢書)。
注:因未檢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頁面,本文依據權威醫學出版物中的術語定義及臨床标準編寫,内容符合循證醫學原則。建議通過醫學圖書館平台(如PubMed、臨床指南數據庫)獲取原始文獻。
“聽診測音器”這一表述可能為“聽診器”的擴展描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聽診器是醫生用于聽取人體内部聲音(如心肺、血管、腸胃等)的醫療工具,由三部分組成:
現代聽診器由法國醫生雷奈克(Laennec)于1816年發明,最初為木質單耳結構,1817年3月8日正式應用于臨床。早期醫生需直接貼耳于患者體表聽診,存在衛生和靈敏度問題,聽診器的出現極大提升了診斷效率。
聽診器通過胸件收集體表振動,經密閉膠管傳導至耳件,減少外界幹擾并放大目标聲音。例如,鐘形胸件通過輕壓皮膚過濾高頻噪音,突出低頻心音;扁形胸件則適合捕捉高頻呼吸雜音。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型號或使用場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7、8、12)獲取詳細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