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rinite
鐵蒙脫石(Ferric Montmorillonite)是蒙脫石族礦物的一種變種,屬于層狀矽酸鹽黏土礦物。其化學組成以鐵離子(Fe³⁺)部分取代鋁氧八面體中的鋁離子(Al³⁺)為特征,化學通式可表示為 (Fe,Al)₂(Si,Al)₄O₁₀(OH)₂·nH₂O。該礦物具有典型的2:1型晶體結構,即兩層矽氧四面體夾一層鋁(鐵)氧八面體,層間通過弱範德華力結合,表現出強吸水性、膨脹性和陽離子交換能力。
在物理性質方面,鐵蒙脫石常呈白色至淺黃褐色粉末狀,遇水膨脹可達原體積的10-15倍,比表面積高達600-800 m²/g。其特殊性質源于晶格内同晶置換産生的永久性負電荷,使其在工業催化、環境修複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例如在石油工業中,鐵蒙脫石作為鑽井液添加劑可有效控制地層壓力(來源:中國地質科學院《黏土礦物學》);在環保領域,其高陽離子交換容量(CEC)被用于重金屬污染土壤修複(來源:美國礦物學會期刊《American Mineralogist》)。
該術語在漢英對照中需注意語義準确性:"鐵蒙脫石"直譯為"ferric montmorillonite",區别于普通蒙脫石(montmorillonite)的關鍵在于鐵元素的顯著存在。國際礦物學協會(IMA)将其歸類為蒙脫石-貝得石系列中的富鐵端元礦物(來源:國際礦物學協會官網礦物數據庫)。
鐵蒙脫石是蒙脫石礦物的一種變種,主要特點是在其晶體結構中部分鋁(Al³⁺)被鐵(Fe³⁺或Fe²⁺)取代。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蒙脫石是一種層狀矽鋁酸鹽黏土礦物,屬于膨潤土的主要成分。其化學通式為:(Na,Ca)₀.₃(Al,Mg,Fe)₂Si₄O₁₀(OH)₂·nH₂O。鐵蒙脫石則特指含鐵量較高的變種,鐵元素可能以置換鋁或鎂的形式存在。
特性 | 普通蒙脫石 | 鐵蒙脫石 |
---|---|---|
主要成分 | 矽鋁酸鹽,含少量鎂 | 矽鋁酸鹽,鐵含量顯著 |
顔色 | 白色、灰白色 | 黃色、紅色或褐色 |
吸附選擇性 | 廣譜吸附 | 可能對鐵相關污染物親和性更高 |
如需更專業的礦物學數據,建議查閱地質學或材料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