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ermine; iron; unalterable; weapon
【醫】 Fe; ferri; ferrum; iron; mars; sidero-
【經】 iron
【化】 aluminite
鐵鋁氧石(tiě lǚ yǎng shí)是地質學及礦物學領域中的專業術語,指一類以鐵、鋁氧化物為主要成分的天然礦物或岩石複合體。其英文對應詞為"ferroaluminous rock"或"aluminous ironstone",發音标注為/ˌfɛroʊ.æləˈmɪniəs rɒk/和/əˈluːmɪnəs ˈaɪərnstoʊn/。
該術語由“鐵”“鋁”“氧”三部分構成,描述含有赤鐵礦(Fe₂O₃)、磁鐵礦(Fe₃O₄)與鋁土礦(Al₂O₃·nH₂O)的共生礦物組合。典型化學組成為Fe₂O₃(40-60%)、Al₂O₃(20-30%),并含有少量矽、鈣、鎂等元素。
鐵鋁氧石常見于沉積岩與變質岩帶,工業上用于耐火材料生産(如高鋁磚)及冶金輔料。其高熔點(約1580°C)和抗腐蝕性使其在高溫工業爐襯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鐵鋁氧石”一詞最早見于1987年版《英漢礦業詞典》(科學出版社),英文詞條“ferroaluminous”源于拉丁語ferrum(鐵)與alumen(明礬)的組合變形。
鐵鋁氧石(Bauxite)是一種以氧化鋁為主要成分的沉積岩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命名與基本特征
該礦物名稱源自法國普羅旺斯的Baux地區。其化學組成為$text{Al}_2text{O}(text{OH})_4$,通常不透明,條痕顔色隨含鐵量變化:純淨時呈白色,含鐵雜質則顯褐色、黃色或淡紅色。
形成環境
主要通過堿性水環境沉積或岩石風化形成,常見于熱帶地區。在雷雨頻繁的氣候下,硝化作用促使黏土分解,最終形成鐵鋁氧石。原岩包括剛玉、花崗岩、玄武岩等含鋁岩石。
研究與工業應用
在材料科學中,研究者常通過化學組成、岩相分析和分散性能對比不同鐵鋁氧石黏土的特性。這類研究為其在耐火材料、陶瓷等工業領域的應用提供依據。
注:鐵鋁氧石的英文縮寫為BX(Bauxite),但需結合具體領域确認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