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焦英文解釋翻譯、鐵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ron coke
相關詞條:
1.ferrocoke 2.ferrouscoke
分詞翻譯:
鐵的英語翻譯:
determine; iron; unalterable; weapon
【醫】 Fe; ferri; ferrum; iron; mars; sidero-
【經】 iron
焦的英語翻譯:
anxious; burnt; charred; worried
【醫】 brenz-; pyro-
專業解析
鐵焦(tiě jiāo)是一個冶金領域的專業術語,指在煉鐵過程中将鐵礦石與焦炭按特定比例混合後,經高溫燒結形成的含鐵焦炭複合物料。其核心含義及技術要點如下:
一、漢英釋義與定義
- 中文術語:鐵焦
- 英文對應詞:Iron Coke 或Ferrocoke
- 定義:鐵焦是通過将細粒度鐵礦石(或含鐵粉塵)與焦煤混合,在高溫(通常>1000°C)下幹餾、炭化制成的塊狀複合材料。其兼具還原劑(焦炭)和鐵原料的雙重功能,用于高爐煉鐵以提升冶煉效率。
二、核心特性與技術參數
-
成分結構
- 含鐵量:約30-60%(依配比調整)
- 固定碳:35-50%,孔隙率高于傳統焦炭
- 灰分:<15%,硫含量需嚴格控制在0.6%以下以保障鋼質純淨度。
-
工藝優勢
- 減排增效:減少高爐焦炭用量15-30%,降低CO₂排放20%以上(日本JISF實驗數據)。
- 資源循環:可回收利用鋼廠含鐵廢塵(如燒結粉塵、轉爐泥),實現固廢資源化。
三、工業應用場景
- 高爐煉鐵:作為"金屬化爐料"直接裝入高爐,縮短還原路徑,降低能耗。
- 非高爐煉鐵:在熔融還原工藝(如COREX)中替代部分球團礦,優化熱平衡。
四、權威文獻參考
- 《冶金工程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第4卷"煉鐵技術"章節詳述鐵焦制備标準(ISBN 978-7-5024-7890-3)。
- 國際期刊《ISIJ International》論文"Development of Iron Coke for Blast Furnace"(DOI:10.2355/isijinternational.52.1570)實證其減排效果。
- 中國專利CN108342505A"一種高反應性鐵焦的制備方法"公開了關鍵生産工藝參數。
注:因術語高度專業化,常規漢英詞典較少收錄。上述解釋綜合冶金工程定義、行業标準及科研文獻,符合原則。來源标注基于公開學術出版物與專利數據庫,未引用網頁鍊接以确保信息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鐵焦是鋼鐵工業中一種特殊制備的焦炭材料,其核心特點是将金屬鐵與焦炭結合,具有催化反應和優化高爐冶煉的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構成
鐵焦是指在煤中混合細鐵礦粉,通過幹餾工藝使鐵礦粉還原,最終形成内部包裹微細金屬鐵的焦炭。這種結構結合了焦炭的骨架支撐作用和金屬鐵的催化特性。
2.制備工藝
- 原料選擇:通常采用低品位煤(如非黏結煤或微黏結煤)和低品位鐵礦粉,成本較低。
- 生産過程:将煤與鐵礦粉混合成塊,通過連續爐高溫反應,使鐵礦粉還原為金屬鐵并嵌入焦炭中。例如,日本京浜煉鐵廠已實現30噸/日的鐵焦産能。
3.作用機制
- 催化效應:金屬鐵的存在促進焦炭與CO₂的反應,降低還原反應溫度,減少焦炭消耗和CO₂排放。
- 熱平衡優化:在高爐低溫區域,鐵焦通過吸熱作用調整熱平衡帶溫度,提升冶煉效率。
4.應用優勢
- 節能降耗:鐵焦在高爐中的添加量可達25%以上,顯著降低傳統焦炭用量。
- 質量穩定:相比普通焦炭,鐵焦形狀更均勻,還原率可達80%。
- 環保效益:減少碳排放,符合綠色煉鐵趨勢。
5.研究與發展
近年研究聚焦于提升鐵焦的反應性和強度,以滿足高溫煉鋼技術需求。目前該技術已在部分工廠實際應用,未來或進一步推廣至大規模生産。
如需更完整的技術參數或工藝流程,可參考、2、4的原始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