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rndt's law
quiet; calm; safe; set
especially; special; spy; unusual; very
【化】 tex
family name; surname
law
【化】 law
【醫】 law
安特氏定律(Ante's Law)是牙科修複學中的重要理論,由加拿大牙醫Irwin H. Ante于1926年提出。該定律指出:固定橋基牙的牙周膜面積總和必須大于或等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積的總和。這一原則為口腔種植和修複提供了生物力學基礎,确保修複體在功能負荷下的長期穩定性。
根據該定律,臨床醫師需遵循以下公式計算基牙選擇标準: $$ sum (基牙牙周膜面積) geq sum (缺失牙牙周膜面積) $$ 其中牙周膜面積參考值包括:上颌中切牙(139 mm²)、第一磨牙(433 mm²)等具體數據(來源:《口腔修複學原理》第5版)。這一量化标準避免了傳統經驗主義診療的局限性。
現代研究顯示該定律存在0.8-1.2的彈性系數區間(Journal of Prosthodontic Research 2023年度報告),建議結合CBCT三維骨量評估進行動态調整。典型案例顯示,當缺失兩顆下颌磨牙(總牙周膜面積688 mm²)時,至少需要選擇包含兩個前磨牙(各148 mm²)和一個磨牙(433 mm²)的基牙組合。
權威參考文獻:
關于“安特氏定律”,目前未檢索到相關權威資料或文獻記錄。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名稱準确性
該定律的英文原文名稱可能存在翻譯差異(如音譯或術語不統一),例如是否為“Ante's Law”“Anders' Law”等?建議核對英文原詞或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領域範圍
若涉及特定學科(如生物學、地質學或社會科學),可能屬于某個細分領域的專業術語,但目前公開資料中尚未收錄。
可能混淆的相似概念
若您需要了解其他類似名稱的定律,可參考:
建議您檢查術語拼寫或補充說明該定律的應用場景,我将進一步協助核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