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碳試驗英文解釋翻譯、殘碳試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carbon tesidue test; conradson carbon test
分詞翻譯:
殘碳的英語翻譯:
【機】 carbon residue
試驗的英語翻譯:
experiment; test; try; try on; try out; examination; experimentation; trial
trial run
【計】 breadboarding
【醫】 probation; test; tria
【經】 test; trial
專業解析
殘碳試驗(Carbon Residue Test)是石油産品和有機化合物質量檢測的關鍵指标之一,英文對應術語為“Conradson Carbon Residue (CCR)”或“Ramsbottom Carbon Residue (RCR)”。該試驗通過模拟物質在高溫裂解條件下的碳殘留行為,測定樣品在特定條件下不完全燃燒後殘留的碳質物質含量,用于評估燃料油、潤滑油等産品的熱穩定性和結焦傾向。
核心概念與測試方法
-
康氏殘炭法(Conradson Method)
依據ASTM D189标準,将樣品置于坩埚中,在無氧環境下加熱至高溫(約550℃),通過質量損失計算殘碳百分比。此方法適用于重質燃料油和瀝青質含量高的樣品。
-
蘭氏殘炭法(Ramsbottom Method)
根據IP 14标準,使用特殊玻璃儀器在500℃下裂解樣品,測量殘留碳量。該方法更適用于輕質油品,因操作标準化程度高,結果重複性優于康氏法。
實際應用與行業參考
殘碳值直接影響發動機積碳程度和燃燒效率,例如:
- 燃料油質量控制:高殘碳值表明油品易産生沉積物,可能堵塞燃油噴嘴;
- 煉油工藝優化:通過殘碳數據調整催化裂化反應條件,降低焦炭生成(《石油煉制工程手冊》,2022年版)。
參考文獻
- AST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nradson Carbon Residue of Petroleum Products. ASTM D189.
- Energy Institute. 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Carbon Residue-Ramsbottom Method. IP 14.
-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Guidelines for Fuel Quality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2024 Technical Report.
網絡擴展解釋
殘碳試驗(又稱殘炭測定)是石油産品分析中的一項重要測試,主要用于評估油品在高溫條件下的結焦傾向及相關特性。以下從定義、意義、測定方法及标準等方面綜合解析:
一、定義
殘碳指油品在規定實驗條件下受熱蒸發、裂解和燃燒後形成的焦黑色殘留物,以質量百分比表示。其成分并非純碳,而是包含膠質、多環芳烴等縮合産物的混合物。
二、試驗意義
- 評估油品精制程度
殘碳值越高,表明油品中膠狀物質、不飽和烴及多環芳烴等不穩定成分越多,間接反映精制工藝的深度。
- 預測焦炭産量
在煉油過程中,原料油的殘碳值與最終焦炭産量正相關,常用于焦化工藝的原料篩選。
- 指導設備維護
柴油或潤滑油殘碳過高易導緻發動機積碳,引發散熱不良、部件磨損甚至爆炸風險。
- 安全與成本參考
殘碳值可作為油品使用安全性的指标,同時影響價格(高殘碳油品通常成本較低)。
三、測定方法
1.康氏殘炭法(GB/T 268 / ISO 6615)
- 原理:将試樣置于坩埚中幹餾,經劇烈加熱裂解後稱量殘留物。
- 適用:常壓蒸餾易分解的石油産品(如輕質油),精度範圍0.01%~30.0% 。
2.電爐法(SH/T 0170)
- 條件:爐溫520±5℃,直接蒸發分解試樣,適用于潤滑油和重質燃料油。
3.微量法
- 特點:在氮氣環境下程式升溫至500℃,通過惰性氣體帶走揮發物,殘留物質量占比即為結果。
四、标準與注意事項
- 國際标準:ISO 6615:1993詳細規範了康氏法的操作流程。
- 幹擾因素:含灰分物質(如金屬添加劑)會導緻結果偏高,需結合灰分測定校正。
- 應用差異:柴油通常測定10%蒸餾殘留物殘炭,而重質燃料油需測全殘炭。
殘碳試驗通過量化油品熱解殘留物,為煉油工藝優化、設備維護及油品選擇提供關鍵數據。實際應用中需根據油品類型選擇合適方法(如康氏法用于輕質油,電爐法用于重油),并結合其他指标綜合評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