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頻振蕩器英文解釋翻譯、特高頻振蕩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very-high-frequency oscillator
分詞翻譯:
特的英語翻譯:
especially; special; spy; unusual; very
【化】 tex
高頻振蕩器的英語翻譯:
【醫】 high frequency generator
專業解析
術語解析
特高頻振蕩器(Ultra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簡稱UHF Oscillator)是電子工程領域的核心器件,指工作在特高頻頻段(300 MHz–3 GHz)的振蕩電路,用于生成特定頻率的周期性交流信號。其英文術語直接對應"Ultra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其中:
- 特高頻(UHF):依據IEEE标準定義的無線電頻段(300 MHz–3 GHz),介于甚高頻(VHF)與超高頻(SHF)之間;
- 振蕩器(Oscillator):通過正反饋機制将直流電能轉換為穩定交流信號的電路系統。
定義與技術特征
-
工作頻段
嚴格遵循國際電信聯盟(ITU)頻段劃分标準,覆蓋300 MHz 至 3 GHz,對應波長範圍為1 米至 10 厘米。該頻段因繞射能力弱但帶寬大,廣泛用于短距離高速通信。
-
核心電路結構
采用LC諧振回路、介質諧振器或微帶線結構,通過晶體管(如BJT、FET)或集成電路(如VCO模塊)實現能量轉換。高頻穩定性依賴品質因數(Q值) 優化與溫度補償設計。
-
關鍵性能參數
- 頻率穩定性:受溫度漂移、負載變化影響,需通過鎖相環(PLL)或晶體穩頻技術控制;
- 相位噪聲:高頻下尤為敏感,決定通信系統的信噪比性能;
- 輸出功率:通常為毫瓦級至瓦級,需匹配射頻放大器使用。
應用場景
- 無線通信系統:5G基站、衛星通信終端的上變頻/下變頻本振源;
- 雷達與傳感:汽車雷達(77 GHz子頻段)、微波運動傳感器;
- 醫療設備:磁共振成像(MRI)系統的射頻激勵信號生成;
- 工業加熱:微波能應用(如2.45 GHz工業加熱器)的驅動核心。
技術挑戰與實現
高頻寄生參數(如分布電容、引線電感)會顯著降低電路Q值。現代設計采用:
- 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減少寄生效應,提升集成度;
- 低溫共燒陶瓷(LTCC)技術:實現高Q值多層諧振結構;
- 負阻振蕩器拓撲:利用耿氏二極管等器件在微波頻段直接生成振蕩。
權威參考來源
- IEEE标準協會. IEEE Standard Definitions of Terms for Radio Wave Propagation (IEEE Std 211-2018).
- Pozar, D. M. Microwave Engineering (4th ed.). Wiley, 2011. (射頻振蕩器設計原理)
- 國際電信聯盟. ITU-R V.431-8: Nomenclature of the Frequency and Wavelength Bands. 2021.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Radio Spectrum Allocation Chart. FCC.gov (官方頻段規劃文件).
注:引用來源為行業标準、經典教材及官方機構文件,未提供鍊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網絡擴展解釋
特高頻振蕩器是一種用于産生特高頻(UHF)信號的電子器件,通常工作在300 MHz至3 GHz頻段。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 定義與基本原理
- 功能:将直流電能轉換為特高頻交流信號,通過正反饋回路維持穩定振蕩(如LC諧振網絡或晶體元件)。
- 頻率範圍:根據國際标準,特高頻(UHF)通常指300 MHz至3 GHz,但部分文獻可能将“超高頻”定義為10 MHz至350 MHz。
2. 類型與技術特點
- LC振蕩器:利用電感和電容構建諧振回路,適合較低頻率段。
- 晶體振蕩器:采用石英晶體,頻率穩定性高,適用于通信基站等場景。
- 微波振蕩器:針對更高頻率(如GHz級),可能使用分布式元件或介質諧振器。
3. 核心應用領域
- 無線通信:如UHF頻段的移動通信、衛星信號傳輸。
- 雷達與微波系統:用于目标探測、成像等。
- 射頻識别(RFID):驅動标籤與讀寫器之間的信號交互。
4. 設計挑戰
- 高頻損耗:需優化電路布局以減少分布電容/電感的影響。
- 熱穩定性:高溫可能導緻頻率漂移,需選用溫度補償設計。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技術細節,可參考電子工程領域的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如IEEE)。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