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rra-cotta
陶瓦(Terra Cotta/Tile)是傳統建築中廣泛使用的燒結黏土制品,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根據《牛津英語詞典》,其核心定義為:"Baked clay material used for roofing tiles and architectural ornaments",即通過高溫燒制的黏土材料,主要用于屋面瓦片和建築裝飾構件。
從材質特性分析,陶瓦采用含鐵量較高的紅黏土為原料,經1200°C高溫窯燒後形成穩定的多孔結構。《中國古建築營造技術綱要》指出其物理性能符合公式: $$ rho = frac{m}{V} leq 1.8,g/cm $$ 其中ρ為體積密度,這種輕質特性使其成為理想的屋面材料。考古發現顯示,河姆渡遺址已存在7000年前的陶瓦殘片,印證了《東亞建築史》記載的早期應用。
現代建築中,陶瓦可分為三大類:筒瓦(cylindrical tile)、闆瓦(flat tile)和脊瓦(ridge tile)。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C1167标準規定,合格産品的吸水率應控制在6%-12%區間,抗凍融循環次數不少于50次。故宮太和殿使用的琉璃瓦,便是陶瓦表面施釉的特殊品種,其制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陶瓦”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基本定義
指用陶土燒制的瓦器或屋瓦,是傳統建築材料的代表。陶瓦在中國西周時期已出現,近代發展為色彩豐富的琉璃瓦()。其制作工藝包含高溫煅燒,具有清脆的敲擊聲和較長使用壽命()。
應用場景
作為成語“陶瓦”,比喻平庸、普通的人或事物。因陶器與瓦片在古代均為常見材料,缺乏獨特性,故引申為對缺乏特色之物的形容()。
若需了解《我的世界》遊戲中的陶瓦功能(如染色、防爆),可參考相關遊戲指南( )。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