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potting
陶器制造(Pottery Making)指通過黏土塑形、幹燥、燒制等工藝制作陶瓷器皿的過程。根據工藝特征,其英文對應術語包含"ceramic fabrication"(陶瓷制造)和"earthenware production"(陶器生産)兩種表述方式。
從人類學視角分析,該技藝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早期,中國江西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陶器殘片經碳十四測定距今約2萬年,印證了《東亞史前陶器研究》中關于制陶技術起源的論斷。大英博物館館藏的漢代綠釉陶器(藏品編號1936,1012.127)完整展現了施釉技術的成熟應用。
現代陶藝制作包含五個核心工序:①黏土精選(需含25-40%的高嶺土)②拉坯成型(含水率控制在18-22%)③自然陰幹(濕度50-60%環境下72小時)④素燒(650-900℃初級燒制)⑤釉燒(1280-1350℃高溫瓷化)。美國陶瓷學會(ACerS)通過實驗證實,氧化焰與還原焰的不同運用可使釉面呈現從青瓷到建盞的多樣性變化。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國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2006年列入)與韓國康津青瓷傳統保持着活态傳承。故宮博物院陶瓷館展陳的明清官窯瓷器,印證了《天工開物》記載的"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古代标準工藝流程。
陶器制造是指以黏土為主要原料,通過成型、幹燥、燒制等工藝制作器物的過程。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成型後,經800-1400℃高溫燒制而成的多孔非玻璃質器物。其質地較瓷器粗糙,通常呈黃褐色,部分施釉以增強光澤和防水性。
原料加工
泥坯塑制
裝飾與施釉
燒制
如需進一步了解陶器分類或具體工藝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