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lement of the carbon group; elements of the carbon group
碳族元素(Carbon Group Elements)是元素周期表第14族(IVA族)的統稱,包含碳(Carbon)、矽(Silicon)、鍺(Germanium)、錫(Tin)、鉛(Lead)和人工合成元素(Flerovium)。該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構型為ns²np²,呈現+4和+2的典型氧化态,化學性質呈現從非金屬向金屬的過渡特性。
1. 核心定義與成員 碳族在IUPAC命名體系中稱為tetrels(源于希臘語"tetra"),指其四價特性。典型成員包括:
2. 化學性質演變 隨着原子序數增大,物理性質呈現規律性變化:碳(非金屬)→矽(類金屬)→錫/鉛(金屬)。電負性從碳的2.55遞減至鉛的1.87,金屬活性增強。高溫下碳可形成sp³雜化(金剛石),而鉛易形成金屬晶體結構。
3. 特殊化合物
4. 現代應用 矽基半導體支撐全球90%以上的電子器件制造,鍺應用于紅外光學器件,碳納米管推動材料科學革命。鉛玻璃仍用于輻射防護領域。
碳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ⅣA族(或第14族)的一類元素,主要包括碳(C)、矽(Si)、鍺(Ge)、錫(Sn)、鉛(Pb)以及人工合成的鈇(Fl)。以下是其核心特點的詳細解釋:
碳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層均有4個電子,價電子層構型為ns²np²。這一結構使它們既不易失去電子(如金屬),也不易獲得電子(如非金屬),通常通過共用電子形成共價化合物。
物理性質
從碳到鉛,原子半徑逐漸增大,熔點和沸點先降低後升高(如碳熔點極高,錫、鉛較低)。
金屬性與非金屬性
化合價特性
主要呈現+2和+4價,但穩定性不同:
與酸反應
氧化物與氫化物
碳族元素因介于金屬與非金屬之間的位置,表現出過渡性,既可作為還原劑(如CO還原金屬氧化物),也可作為氧化劑(如PbO₂強氧化性)。其多樣性在材料科學、能源等領域有重要應用。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反應示例,可參考化學教材或權威數據庫(如搜狗百科、道客巴巴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