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明(漢語拼音)
As a public figure, Yao Ming knows what to do in face of this kind of things.
作為一名公衆人物, 姚明知道在面對這類事情時該怎麼做。
It is worth repeating, sources confirmed, that Tracy McGrady should always pass the ball to Yao Ming.
值得重申的是,消息人士證實,特雷西·麥克格雷迪應該總是把球傳給姚明。
Anyone who saw Yao Ming tumble to the floor against the Portland Trailblazers in the first round of the NBA Playoffs had to feel sorry for the man.
姚明在NBA季後賽第一輪對陣波特蘭開拓者的比賽中摔倒在地,任何看到這一幕的人都會同情他。
Now they think of Yao Ming.
現在,他們會想到姚明。
That's the Yao Ming Effect.
這就是姚明效應。
姚明(Yao Ming)是中國最著名的籃球運動員之一,也是國際體壇的标志性人物。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身份與職業
姚明是一位退役的中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他于1980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他的職業生涯主要在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的上海大鲨魚隊和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的休斯頓火箭隊度過。他是NBA曆史上首位外籍狀元秀(2002年選秀大會)。
身體天賦與成就
姚明以驚人的身高(2.29米 / 7英尺6英寸)和出色的籃球技術聞名。在NBA效力期間(2002-2011),他8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3次入選三陣。他是NBA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球員之一,極大地推動了籃球運動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
國際賽場表現
姚明是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的核心球員,代表中國參加了多屆奧運會(2000, 2004, 2008)、世界籃球錦标賽(FIBA Basketball World Cup)和亞洲籃球錦标賽(FIBA Asia Cup),并取得優異成績,包括亞洲冠軍。他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擔任中國代表團旗手。
文化影響與橋梁作用
姚明在NBA的成功使他成為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他提升了NBA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促進了中美兩國在體育和文化領域的交流。他的謙遜、幽默和努力赢得了全球球迷的喜愛和尊重。
退役後貢獻
退役後,姚明繼續為中國籃球事業貢獻力量。他收購了上海大鲨魚籃球俱樂部并擔任老闆。2017年,他當選為中國籃球協會主席,緻力于推動中國籃球的改革與發展。他還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創立了姚基金,專注于青少年教育、健康與體育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
關于“Yao Ming”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姚明(Yao Ming)是中國著名籃球運動員,1980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司職中鋒,綽號“移動長城”。他曾任中國籃協主席,現任亞洲籃球聯合會主席、全國青聯副主席等職,并擔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職業生涯
1998年入選國家隊,1999年首次代表中國男籃參加國際賽事并獲亞錦賽冠軍。其NBA生涯(2002-2011年效力于休斯頓火箭隊)極大提升了中國籃球的國際影響力。
社會貢獻
2025年兩會期間,姚明作為人大代表提出“青少年24小時無屏幕日”倡議,倡導青少年減少電子設備使用、親近自然,體現其公共事務參與度。
英語表達示例
文化符號意義
姚明是中外體育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人物,其名字常出現在英語教育材料中,用于語法或閱讀理解練習(如對比運動員身高、年齡等)。
姚明近年活躍于公共演講與教育領域,例如2024年紐約大學上海分校畢業典禮緻辭,内容涉及青年成長與學習建議,語言表達值得借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