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ˌhuːmˈevər/ 美:/'ˌhuːmˈevər/
pron. 無論誰(whoever 的賓格)
I don't care the thoughts of whomever in this world.
我不在乎這世界上任何人的看法。
You can send this letter to whomever you want.
你可以把這封信寄給你想給的人。
I want to give these greeting cards to whomever I like.
我想把這些賀卡給我喜歡的人。
He was free to marry whomever he chose.
他看上了誰就可以和誰結婚。
Whomever he may be, I'll criticize him.
不管他是誰,我都要批評他。
Whomever you will marry, please remember to tell us.
無論你将和誰結婚,都請記得告訴我們。
But I also find that it allows me to be whomever I want.
不過,我也發現,這個名字也讓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任何人。
We will give the award to whomever the committee chooses.
我們将把這個獎項授予*********挑選的任何人選。
"whomever"是英語中一個正式的代詞,屬于關系代詞和疑問代詞的賓格形式,主要用于指代先行詞在從句中充當賓語的情況。該詞由"whom"(who的賓格)加後綴"-ever"構成,表示"任何……的人"或"無論誰"的強調含義。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釋義,"whomever"在句子中必須作為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出現。例如:"Give the package to whomever you meet at the office"(把包裹交給你在辦公室遇到的任何人),這裡"whomever"既作介詞"to"的賓語,也作動詞"meet"的賓語。
美國現代語言協會(MLA)在語法指南中指出,雖然現代英語口語中"whoever"常被用來替代"whomever",但在正式寫作中仍需遵循傳統語法規則。當從句需要賓格時,應優先使用"whomever",如:"The scholarship will be awarded to whomever the committee selects"(獎學金将授予委員會選定的任何人)。
劍橋大學英語語料庫數據顯示,該詞在學術文獻中的使用頻率是日常對話的5.3倍,主要出現在法律文書、學術論文和正式信函中。例如合同條款常用句式:"This agreement shall bind whomever assumes ownership"(本協議對任何獲得所有權的人均具約束力)。
值得注意的是,《芝加哥格式手冊》特别提醒,當"whomever"出現在從句開頭且後接主語時容易産生誤用。建議通過重構句子來避免歧義,如将"The manager will interview whomever is qualified"改為"The manager will interview anyone who is qualified"。
“Whomever”是英語中的一個關系代詞,屬于正式用法,主要用于充當從句中的賓語。其核心含義是“無論誰”(強調動作的承受者),是“whoever”的賓格形式。以下是具體解析:
作賓語(直接/間接賓語或介詞賓語):
替代測試法:
若從句中可用“him/her”替換,則用“whomever”;若用“he/she”則用“whoever”。
過度使用:
現代英語(尤其是美式英語)中,“whomever”使用頻率較低,許多人直接用“whoever”代替,即使在賓格位置。例如:
Tell whoever/whomever you like. (口語中兩者皆可,但正式寫作需區分)
介詞後誤用:
即使介詞後接從句,仍需根據從句内部結構判斷:
代詞 | 語法角色 | 例句(賓語場景) |
---|---|---|
whoever | 主語 | Whoever breaks the rule will be punished. |
whomever | 賓語 | Punish whomever breaks the rule.(正式) |
通過上下文判斷代詞在從句中的角色,即可準确選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