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 粘度指數
High viscosity index and good lubricity.
黏度指數高,潤滑性佳。
Very high viscosity index and excellent viscosity stability in operation.
突出的高粘度指數,使用中卓越的粘度穩定性。
The oligomer obtained featured lower pour point and high viscosity index.
癸烯齊聚物的傾點低,粘度指數高。
The effect of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on viscosity of engine oils was investigated.
考察了加入粘度指數改進劑對内燃機油運動粘度的影響。
L Very high viscosity index maintain suitable lubrication in all working temperatures.
黏度指數特高,在任何的工作溫度下保持潤滑性。
粘度指數(Viscosity Index, VI)是衡量潤滑油或其他流體粘度隨溫度變化程度的量化指标,其數值越高,表明流體的粘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越小。這一概念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和石油行業于20世紀提出,現已成為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和ASTM International(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的重要測試标準。
粘度指數通過對比流體在40°C和100°C時的運動粘度計算得出。高粘度指數(VI>100)的流體在低溫環境下流動性較好,高溫時仍能保持足夠的油膜強度,例如合成機油常用VI值達到160以上。低粘度指數(VI<95)的流體則易出現低溫啟動困難或高溫潤滑失效的問題。
根據ASTM D2270标準,實驗室通過旋轉式粘度計測定兩種溫度下的粘度值,再按公式計算VI值。國際标準ISO 2909和中國國家标準GB/T 1995均采用相同原理,确保全球測試結果的可比性。
通過添加乙烯-丙烯共聚物(OCP)或聚甲基丙烯酸酯(PMA)等粘度指數改進劑,可将礦物基礎油的VI從90提升至130以上。美國能源部2023年報告指出,使用高VI潤滑油可使機械系統能效提升2-5%。
來源:
Viscosity Index(VI)是衡量流體(如潤滑油)黏度隨溫度變化的量化指标,其數值越高,表示黏度受溫度影響越小。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Viscosity Index(VI)由Dean和Davis于1929年提出,最初範圍設定為0-100。隨着技術進步,現代潤滑油可通過添加劑(如OCP共聚物)提升VI至100以上。例如,高VI值的潤滑油在高溫下黏度下降較少,低溫下流動性仍良好。
VI的計算基于被測流體與兩種參考流體的黏度變化對比:
如需更完整的定義或計算案例,可參考石油化工行業标準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