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萬絡(抗炎症藥物,含rofecoxib)
The recent Vioxx debacle bears this out.
最近Vioxx的崩潰證明了這一點。
Vioxx was taken off the market in 2004.
萬絡在2004年已經退出市場。
Could the company someday bring Vioxx back to market?
默克公司會讓萬絡重新投放市場嗎?
Compared to placebos, Vioxx and Prexige were associated with twice the risk of heart attack.
與安慰劑相比,萬絡和魯米昔布高于其兩倍的心髒病風險。
Vioxx was touted as a safer alternative to painkillers such as aspirin when it was introduced in 1998.
1998年默克把羅非考昔推向市場時,曾吹噓該藥是阿司匹林等止痛藥更加安全的替代藥品。
Vioxx(通用名:羅非昔布,Rofecoxib)是一種曾經廣泛使用的處方藥,屬于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中的選擇性環氧合酶-2(COX-2)抑制劑。它主要用于治療骨關節炎、急性疼痛和痛經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詳細解釋如下:
作用機制: Vioxx 通過選擇性抑制環氧合酶-2(COX-2)酶來發揮作用。COX-2 酶主要在炎症部位産生,負責合成引起疼痛、發熱和炎症的前列腺素。與傳統的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萘普生)不同,Vioxx 對 COX-2 的選擇性更高,理論上對保護胃黏膜和調節血小闆功能的 COX-1 酶影響較小,因此最初被認為可能具有更低的胃腸道副作用(如潰瘍、出血)風險。
適應症(曾獲批):
上市與撤市:
安全性問題與争議:
現狀: Vioxx 已不再在全球主要市場銷售。其撤市是藥物安全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深刻影響了後續 NSAIDs(尤其是 COX-2 抑制劑)的研發、審批、使用和監管政策。目前仍在使用的 COX-2 抑制劑(如塞來昔布)都帶有關于潛在心血管風險的嚴格黑框警告。
權威信息來源參考:
Vioxx(通用名:rofecoxib,中文譯名“萬絡”)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NSAID),屬于選擇性COX-2抑制劑類藥物,由美國默克公司(Merck & Co.)研發。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藥物類别與作用
Vioxx通過抑制環氧合酶-2(COX-2)來減少炎症和疼痛,同時避免對胃腸道産生明顯損傷。這一特性使其在2000年代初期被廣泛用于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和急性疼痛的治療。
適應症與優勢
臨床研究(如VIGOR試驗)表明,與非選擇性NSAID萘普生(naproxen)相比,Vioxx可降低50%的嚴重胃腸道副作用風險。這使得它成為當時替代傳統NSAID的熱門藥物。
撤市與争議
該藥于2004年全球撤市,原因是一項研究顯示長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風)風險。默克公司主動召回後,該事件成為醫藥史上著名的藥物安全性案例。
發音與詞源
英文發音為/vaɪˈɒks/,詞根來自化學名rofecoxib的縮寫。其品牌名“Vioxx”未體現具體藥理含義,屬于商業命名。
當前該藥物已退出市場,但其藥理機制和安全性問題仍被作為COX-2抑制劑類藥物的研究案例。建議醫療專業人員參考最新臨床指南獲取替代治療方案。
fourtoepyjamasaccount forenvironmentalenter onaconitumgrizzliergustingnotingpuncturesrevoltersecondarilywinkingcurrent stategraduated frompower gridtubercle bacillusankylocolposaquoxastrophyllitebleomycinComatulidaelectroplaemodingradabilityhistoriographerimmixturematerializationstylopo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