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vɪkˈtɔːrɪə fɔːlz/
n. 維多利亞瀑布
Victoria Falls has had above average levels of rainfall this year.
維多利亞瀑布今年的降雨量高于平均水平。
Niagara Falls are not as high as Victoria Falls.
尼亞加拉瀑布沒有維多利亞瀑布高。
Niagara Falls are not as high as Victoria Falls.
尼亞加拉瀑布沒有維多利亞瀑布。
End your journey on the Zambian side of Victoria Falls.
可在贊比亞的維多利亞瀑布結束這次旅程。
Niagara a Falls are not as high as Victoria Falls.
尼亞加拉瀑布沒有維多利亞瀑布高。
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是非洲南部贊比西河中遊的天然瀑布,位于贊比亞與津巴布韋兩國交界處。其寬度約1.7公裡,最大落差108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瀑布之一。該瀑布由蘇格蘭探險家大衛·利文斯頓于1855年發現,并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命名,但當地原住民早已知曉瀑布的存在,并稱其為“莫西奧圖尼亞”(Mosi-oa-Tunya),意為“雷鳴之煙”。
從地質學角度,維多利亞瀑布形成于約1.5億年前的火山活動和斷層作用,瀑布下方玄武岩基底與上覆砂岩的差異侵蝕造就了其獨特地貌。瀑布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兼具自然與文化雙重價值。其周邊生态系統栖息着非洲象、河馬等野生動物,雨季時形成的水霧可在30公裡外觀察到。
參考資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 https://whc.unesco.org
大英百科全書 https://www.britannica.com
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告 https://www.usgs.gov
津巴布韋旅遊局官方數據 https://www.zimbabwetourism.net
世界自然基金會非洲項目 https://www.wwf.org.za
Victoria Falls(維多利亞瀑布)是非洲著名的自然景觀,以下從多角度詳細解釋:
地理位置
位于贊比西河中遊,橫跨津巴布韋與贊比亞兩國邊境,是兩國重要的地理分界标志。
自然特征
曆史與命名
1855年英國探險家戴維·利文斯通成為首位記錄該瀑布的歐洲人,并以當時在位的維多利亞女王命名。這一命名使瀑布成為殖民時期的曆史符號,而原住民名稱則保留了對自然力量的生動描述。
世界遺産價值
1989年因其獨特的地質構造、生态多樣性及視覺震撼力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非洲首批跨國遺産之一。
文化意義
瀑布不僅是旅遊勝地,更是區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出現在當地藝術與傳說中。近年監測顯示其水量受氣候變化影響顯著,2024年降雨量曾超過曆史平均水平。
【别人正在浏覽】